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微課正是其中典型之一。互聯網時代下人們在信息共享方面的觀念更加開放,微課為課堂教學帶來了持久活力。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小學數學課的微課應用優勢,并結合工作實踐,探討在課前、課中、課后各環節的微課應用心得,以備同行教師參考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小學數學;微課
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世界已經進入全新的互聯網時代。在教育領域,以多媒體技術為主的技術應用讓傳統教學綻放出更大的活力,微課這種新穎教學方式成為了新時期廣大教師推崇的網絡新產品。通常教師會先梳理教材教學的重難點,備好任務單后開始針對性拍攝短時長視頻,以便學生隨時觀看學習。總的而言,微課模式適用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教學。以下基于日常微課應用實踐,就小學數學課的微課應用談一談心得感受。
一、 小學數學課的微課應用優勢
(一) 應用靈活
微課能夠讓學生更加靈活地掌握學習時間。教師根據教學章節的特點與內容來合理編排微課內容,并控制微課制作時長與播放時長,就能在網絡平臺上實現課堂內外的有機聯系,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學生對課堂上未懂的數學概念與運算方法,可隨時利用智能客戶端、移動互聯網等資源瀏覽微課資料進行補充教學,從而增加對數學問題的深入思考實踐,鍛煉了學生的邏輯思維。
(二) 充滿趣味
微課制作是充滿趣味性的,如在視頻畫面中出現一些動態圖畫或背景音樂作點綴,可將深奧晦澀的數學知識變為可讀、可理解、可操作的符號與標識,讓學生在輕松氛圍中保持學習熱情與積極思考。通常微課在內容設計上都選擇“一課一重點”的方式,這樣更有針對性,小學生對知識點存疑時都可反復自學。
(三) 直觀形象
小學生的邏輯思維還以形象化為主,這意味著面對一定難度的抽象問題時,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是相對困難的。教師的微課制作考慮這點后,很多數學問題的講解都可趨于形象化,如利用Flash動畫來演示數學題目,或用典型例題類比的方法來完成對數學知識的講解,學生可直觀看出其中的過程與思路,大有收獲。
二、 小學數學的不同教學環節微課應用心得
(一) 課前預習環節的微課應用
小學數學教學的課前預習環節必不可少。預習過程通過回顧舊知識發現知識體系的缺陷與短板,在新知識點中尋求切入點,從而增加課堂教學聽課的目的性,相應的課堂教學也能做到有的放矢。預習環節還能培養學生對不同問題的鉆研探究意識,可有效提升自學效率。當前,不少小學生在預習環節上的執行力顯得不足,他們認為預習是浪費時間,總覺得預習的知識點在正式上課時還要被教師講解,就沒有積極預習,還有一些小學生在預習上三心二意,不能夠持之以恒。
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可考慮利用微課工具來改善,通過放大微課的優勢來引導學生合理掌握可用資源,從而完成有效預習。如在數學四年級下冊《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章節教學中,小學生在預習中對內容存有疑惑:為什么小數加減法的對齊是要小數點對齊而不是數字末位對齊呢?對此問題教師應針對性錄制好相關課題的微課視頻,以便學生預習參考。教師應在視頻中加強對小數概念、小數加減法概念的重點梳理,激發小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為正式開展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二) 課堂教學環節的微課應用
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每一章節的重點、難點與疑點問題都是本節課的主要教學資源,教師要運用恰當的方式由淺入深地組織教學推導和演示,從而幫助小學生對各個問題建立感性至理性的認識。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并不利于發展小學生的主動性,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更注重對小學生知識點的灌輸而非理解。對于重難點問題,教師會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問題答案和解題步驟,沒有對該類型題目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套路,難以在下一次遇到同類型問題時給予正確的解答。
教師在課堂上開展教學時,應將提前做好的微課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展示,這樣一方面可將授課內容進行循環播放,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聽清楚聽明白;另一方面也可在播放微課視頻的同時由教師觀察全班學生的反應和表現。總之,課堂教學中的微課應用要時刻與教學內容保持有機統一。如在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畫平行四邊形的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將如何畫不規范平行四邊形的高作為授課重點,除了畫出較為規范的正態平行四邊形,也要畫出在不同方向隨意擺放的平行四邊形,這樣就能更快更好地豐富數學知識點和基本技能。教師在播放微課視頻前,可以先向學生提出此類問題讓學生作畫,并在后期播放微課視頻來驗證同學們的想法,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鉆研探究和創新想象能力。
(三) 課后復習環節的微課應用
復習階段是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延伸。搞好課后復習,可以幫助學生重新溫習和梳理知識,增強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微課在課后復習環節的應用也同樣需要依賴微課中的圖、文、聲、動畫等要素。微課要制作得夠新穎、夠獨特,其中的電子元素特效與動態畫面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在微課視頻中,可以使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加強其中體系結構的關聯,靈活使用各種色彩引起小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度,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不同知識點的邏輯聯系。如在圖形與幾何教學內容中,教師將微課內容中填充三維圖像后,可以讓小學生直觀感受圖形的變化,同時相應地顯示不同形狀圖形的周長、面積變化規律。通過微課來輔助復習,能夠讓學生對各種數學概念保持更深刻的印象,教學有效性大大提升。
三、 結束語
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嚴密、嚴謹數學思維的基礎課程,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模式上用心實踐。當前互聯網時代所孕育的微課模式一旦在教學中應用后,就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使其數學素養得到綜合提升。可以預測,微課在未來還將獲得更大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王作明.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7(46):134.
[2]張秀萍.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7,13(37):213.
[3]姜羽秋.淺談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7(1):47.
作者簡介:韋佳恒,小學一級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廣西河池市大化縣古河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