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昌 馬鴻雁
摘 要:“專任教師企業實踐+企業人員兼職任教”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環節,也是滿足當前發展職業教育訴求的體現。在該模式的構建上,通過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國內外培訓和企業實踐規模化教學、全面開發培訓課程和教材、專業教學能力和水平提升策略方針、信息化藍本基礎構建、教師隊伍的激勵政策改革等構建路徑,整體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永葆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青春活力。“雙師型”教師隊伍模式的構建成效是新模式和路徑下的師資隊伍建設及其路徑實施為基礎的專業化建設,可為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雙師型”教師培養,同時聯動山東省其他職業教育的協同發展提供可行性借鑒。
關鍵詞:“雙師型”;高等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模式;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0-29
一、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是以市場為導向,肩負培養社會化人才,以“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為特色的技能和職業崗位能力培養教育。師資隊伍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一環,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完成歷史使命的基石,同時也是“校企合作”模式平臺建構下,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高職院校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實施路徑。培養和健全高職院校“雙師型”素質教師隊伍,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理實一體化”客觀需求的本質體現,更是培養學生擁有全面操作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的策略方針,是實踐以師資隊伍振興高等職業教育的本質化體現。因此,對“專任教師企業實踐+企業人員兼職任教”的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模式和路徑進行探討,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高等職業教育“雙師型”隊伍建設國內外研究現狀
1.國內形勢分析
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已經納入了國內教育政策的主導方略之中,尤其是國務院就高等職業教育的創新發展策略中,實踐和培養“產學研”區域化、企業化、智能化創新技術應用平臺,并在人才培養基本目標下,實踐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體化”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智能型人才的全方位培養之中。
2.國際形勢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推進,我國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西方國家的先進辦學經驗,還是我國文化教育改革面臨的機遇,在以市場為導向培養滿足國家建設人才的訴求中,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都不可忽略。
在以市場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理念中,為滿足國家建設人才的訴求,社會對基于高職教育的專業課教師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教師隊伍建設上,除了具備基礎理論知識,高水平教學、崗位群知識和能力考核認定標準、崗位實踐技能等全方位素質的培養,也就成為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三、高職院校“雙師型”素質師資隊伍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1.現狀分析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在取得建設成就的同時,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主要原因在于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歷史較短,且以中職教育為基礎形態,而衍生的升格教學,由于年限上的限制,制約了其理性發展和質量發展。尤其是在思想程度上,教師的素質和專科教學的研究性和科研,還存在基礎上的薄弱性。從教師成長現狀來看,學校擴招的直接結果是教師教學任務的增加,一方面限制了教師進修和學習;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和學校工程技術素質實踐平臺建設以及教育信息化普及程度的落后,都成為發展中問題存在的根源。尤其是在教學成長環節,教師數量不足,課時被加長,而待遇并沒有改善,都極大程度上制約著教師素質的整體提高。近年來,教育政策傾斜和扶持力度的不足,扶持、鼓勵措施和職稱評定的隨機性和缺乏嚴謹性,都極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師素質的提高,而相應的學歷門檻限制,使得一些具備技能型的師資力量無法進駐。
2.問題剖析
教師數量缺口問題,制約了其素質和收入及對其的測評體系和技術能力在學校和企業間的有效運行,主要問題包括教師技術技能人才匱乏、行業企業參與內生動力不足、校本培訓體系的不完善,這對滿足現代職業教育需求,實現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全面提高、人才質量素質和理論教學任務的提升及其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有不良影響。
教師課業任務的繁重,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的局限性可見一斑。職業教育要求教師提升自身素質、動手能力,以及教學全面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深入一線進行專業實踐。
在實際就業平臺上,教師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頂崗實踐能力差、技能水平低、考證通過率高、企業資源優化配置能力薄弱及其教學能力不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在教學相關環節,“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是高職院校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因而需要進行全面改革深化。
四、高職院校“雙師型”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的目標和途徑
在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下,高職院校要依托“校企結合、產結融合、突出實戰和應用”的辦學理念,以依托企業、貼近需求,建設和加強教學實訓基地高等職業、教育建設機制。“雙師型”素質師資隊伍建設以專業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為專業師資團隊;以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為切入點;以滿足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需求,數量充足、質量較高的“雙師型”教師比例建設。在途徑上,高職院校要加強教師培養培訓,借鑒國外先進培訓經驗,自主開發專業實踐和培訓課程,提升教師專業實踐能力水平。
1.“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渠道建設
“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質量是師資建設的重點,強化在職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力度,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培養渠道建設的根本任務。在相應的培訓計劃和具體的教師情況研究中,以頂崗工作或掛職鍛煉為教師和企業培訓計劃的基礎。在培養渠道建設上,可以經由計劃分期、分批地選派為基本途徑,以彌合教師實踐技能不足問題,整體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