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 孫鎮江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醫院文化建設的載體越來越豐富多彩,微信、微博、微視頻等新媒體正逐漸成長形成和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并行發展的第四媒體,成為新時期醫院文化建設與宣傳的主要陣地。其中,微視頻更是因其傳播便捷、形象生動、感染力強等特點深得大眾認可和喜愛,且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日益顯現。
關鍵詞:微視頻;新媒體;醫院文化;作用
優秀的醫院文化是醫院健康持續發展的源動力,是不斷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抓手[1]。近年來,在新媒體環境下,醫院微視頻創作如雨后春筍般興旺起來,成為醫院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2]。醫院微電影、健康教育片、宣傳片等新媒體形式以一種全新的傳播手段讓大眾便捷的了解醫院的學科、醫療技術、人才隊伍、文化宣傳、品牌建設、健康知識等情況。從上世界90年代起,筆者所在醫院就開始嘗試微視頻的創作。多年來,醫院在微視頻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獲得了一些成績,微視頻已經逐步成為筆者單位文化建設與傳播的亮麗名片。
1.微視頻能有效提升醫院知名度
醫院要想在醫改形勢下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位,就需要不斷提升知名度、擴大社會影響力。微視頻的快捷傳播是提升醫院知名度的有效途徑。筆者所在醫院把不同時期制作展現醫院風貌、專科特色、科研技術水平的宣傳片向社會大眾作宣傳,特別是近年來自媒體的蓬勃發展,創作出的作品可以通過微信、網站等迅速傳播。資料顯示,我國手機網民的數量在2016年6月已高達6.56億人,微視頻的“短、快、精、隨時、隨地、隨意性”等特點和當代快節奏的生活貼合,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例如,今年筆者所在醫院建院80周年,醫院微視頻團隊創作的宣傳片《相約,更遠的路!》上傳騰訊視頻后,當天的點擊量即過萬,比傳統媒體刊登幾萬字來得詳細、生動且受眾范圍更廣。另外,筆者所在醫院宣傳部利用中國醫院人文峰會(2016年9月)在本單位召開的機會,連續三天采用新聞短片的形式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做報道,其時效性、專業性得到了600多位來自國內各大醫院的管理者和專家學者們的稱贊,醫院文化品牌在此次會議上得到了很好的傳播。此外,還結合醫院實際自編自導自演自拍微電影,如近年來,醫院創作的三部作品——《素心》、《錢途》、《老婆還給你》在騰訊、搜狐等平臺的累積點擊量均已超過10萬,并連續三年獲得中國醫院微電影節大獎,這份殊榮全國唯一。筆者所在醫院也通過中國醫院微電影節這個平臺被大眾所熟知。
2.微視頻能形象塑造先進典型
先進性典型在醫院文化建設中起到正向的示范和引領作用[3],宣傳好先進典型,將他們的“閃光點”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對樹立醫護人員正確的價值觀、促進醫患和諧、提升醫院形象有著深遠影響。如:以筆者所在醫院的重癥醫學科劉文明為原型創作的微視頻作品《榮耀》,榮獲常州市微視頻創作大賽優秀稱號,給醫院廣大職工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采訪短片《我眼中的徐南偉》,從身邊同事、朋友、學生的視角講述了江蘇省勞動模范、筆者所在醫院骨科主任徐南偉在醫學事業中不斷探索、前行的故事;音詩畫短片《生命的春天》,將徐南偉主任的事跡進行了藝術化的再創作,更具感染力和號召力。記錄短片《使命》用真實的鏡頭、唯美的畫面記錄下中國江蘇第25期援非醫療隊員“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醫者情懷。另外,在公共突發事件到來的時候,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SARS、2014年的昆山爆炸,常州二院宣傳團隊都會在第一時間扛起攝像機記錄下醫護人員奔赴前線、救死扶傷的畫面并制作成微視頻。不同題材、不同形式的微視頻形象地塑造了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使得他們的先進事跡能廣泛傳播,成為廣大醫療工作者學下的楷模。
3.微視頻能生動講述醫患故事
近些年來,由于新媒體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讓每一個個體都能成為事件的發布者,這些造成了一些不全面,未經核實的有關醫療事故迅速傳播,給醫患關系蒙上了陰影。實際上,醫患之間也有很多溫暖的故事,講好醫患故事,可以促進醫患雙方相互理解,能為推動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和傳統的文字、圖片相比,用微視頻的方式來講述醫患故事,具有視聽沖擊力,更形象生動、更具有感染力。微電影《老婆還給你》從患者的視角出發,講述了筆者所在醫院醫護人員搶救危重產婦的故事,展現了在生死關頭,患者對醫生的信任以及醫生對患者的責任。該影片由醫患原型出演,獲得了第三屆中國醫院微電影節最佳醫患原型獎。醫患雙方共同參與微電影的創作,這本身就是和諧關系的體現。微電影《錢途》將當今社會中最敏感的“紅包”話題搬到了屏幕上,讓老百姓了解到絕大多數醫務人員面對“紅包”的態度,消除雙方誤會,增加彼此信任,同時也時刻提醒醫務人員要不忘初心、恪守醫德。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另一種原因是患者對醫院的期望值過高,認為醫療手段沒有達到患者的愿望就是醫院不盡力的表現。微電影《素心》根據筆者單位重癥監護室(ICU)護士路邊救人的真實故事改編,患者雖然沒有能搶救成功,但是護士“小迪”依然得到了患者家屬的感謝。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能卸下醫者的思想包袱,激勵他們在醫學的探索道路上不斷前行。
4.微視頻能便捷傳授健康知識
“健康中國”的建設是國家“十三五”的戰略目標。醫護工作者不僅僅要治病救人,更應該承擔起傳播健康知識的使命。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將專業醫學科普知識制作成精彩紛呈、淺顯易懂的健康教育微視頻,在醫院內展播或通過網絡傳播,讓老百姓更便捷地獲取知識,提升健康理念,這也是筆者單位醫院文化的一個創新點。急診團隊制作的《海姆立克的“擁抱”》一步一步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動作;產科團隊制作的《指尖上的溫暖》介紹了新生兒撫觸的重要性和手法;內分泌科團隊制作的《滾蛋吧,肥胖君》以活潑的卡通人物宣傳肥胖的危害性;泌尿外科團隊的《他山之石可以攻克》講解了泌尿系統結石的防治……除此之外,醫院宣傳團隊和部分科室,還將現代化的就診流程、注意事項等制作成微視頻,讓患者更方便就醫。
每一部微視頻的的精彩呈現都體現了醫院職工的創新思維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無私奉獻品質。未來,在微視頻的創作道路上我們還會遇到很多困難:缺少專業的攝影設備、缺乏專業的攝制人員、 繁忙的工作壓力等等。但是,我們依舊會適應環境、打開思路、克服困難,在這條道路上學習、探索、前進。
[參考文獻]
[1]李霞.加強大學附屬醫院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10,30(5):57-58.
[2]劉文生.微觀醫院以電影的名義[J].中國醫院院長,2014,23(1):30-31.
[3]薛曉慧.先進典型在醫院核心價值體系實踐中的作用[J].當代醫學,2012,(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