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娟 劉麗莎
摘 要:我國“一帶一路”的愿景既是經濟戰略,也是文化戰略,對于中華文化的繁盛崛起和文化自信具有具足輕重的作用。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作為大學英語教師,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助力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融入,為我國優秀文化的傳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該文主要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探析,讓學生在提升自己英文技能的同時更進一步地認識到自己國家優秀的傳統文化,進一步做到文化自信。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一、時代背景
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分別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它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臺,其戰略目的是促進全球經濟一體化、貿易一體化、市場一體化,促進文化交流、宗教文化融合,促進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團結,共建和諧世界??梢哉f“一帶一路”既是經濟戰略,也是文化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對于中華文化的繁盛崛起、自信自強和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在這種時代大背景下,作為英語教師,尤其是大學英語教師,如何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我們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滲入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學生正值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讓他們在英語課堂中進一步接受我們中國優秀傳統的文化的熏陶并將之與英語融合起來,對我們弘揚國學、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基和促進跨文化交際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的現狀
由于歷史等原因,目前的大學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大部分都來自或者反映英美文化或者與英美人生活關系比較緊密,而有關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篇章則少之又少。如果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只是單純地講授英語單詞、短語和課文,或者只講授英美文化,那么我們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會一直處于不利的缺失狀態,不但不利于學生的價值觀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不利于我們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也不利于我國文化的外延,更不利于“一帶一路”倡議在大學課堂中的體現。所以,在大學英語的課堂中,我們應該有意識地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自身文化的自信,提高民族自豪感。
三、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方法和途徑
說到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方法和途徑,本文將從課內和課外兩方面來探討,以課內為主,課外為輔。
1.在課堂上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為例)
1.1詞匯的講解
在講解每課的詞匯并舉例時,老師可以刻意舉和中國文化相關的例子,不但加深了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印象,同時也學習了相關的英語表達方式,一舉兩得。如講解haste這個單詞時,老師可以舉Haste makes waste.這個諺語,既解釋了諺語的含義,又讓學生了解了欲速則不達的英文表達方式。再比如,講flock這個單詞時,在講完它的基本用法后,老師可以補充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這個諺語,既解釋了諺語的含義,又讓學生了解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對等英語表達。
1.2課文的講解
縱觀《新視野大學英語》的4冊讀寫教程,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話題的課文為數不多,這怎么在課文的學習中滲透呢?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時刻懷著愛國之心,多讀書充實自己的傳統文化知識,并要具備聯系的能力。比如,Book I的Unit 1 Section A講述的是時間觀念強的美國人。在帶領學生分析并理解文章后,老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到我們中國人的時間觀念上,并舉例說明越是成功的人時間觀念越強,這也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傳統美德,進一步教育學生要有時間觀念。再比如Book I Unit 6 Section B的課文講述的是以貌取人的話題,老師帶領學生分析并理解文章后就可以給學生講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故事,進一步通過我國的圣人讓學生體會以貌取人的錯誤做法。
1.3 作業
英語這樣的語言類課程包含聽、說、讀、寫四部分,我們在國內又缺乏語言環境,所以必要的作業和練習就顯得尤為重要。落實到書面的作業中,如果考慮到滲入中國傳統文化的話,翻譯作業無疑是最佳方式。縱觀歷年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的翻譯內容,基本都是關于我國的文化,這就給我們大學英語課堂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如2016年12月四級考試翻譯中考查的紅、黃、白三種顏色,都無疑例外的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對歷史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我們日常教學的翻譯練習中,老師們可以刻意地增加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段落翻譯練習,不僅在練習的過程中加強英語基礎知識的鞏固、對英語段落翻譯技巧的夯實,而且還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
2.在課外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
現在很多大學在課外時間都有第二課堂活動,這就給我們讓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敞開了大門。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達到讓學生練習英語的同時也豐富自己有關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比如關于中國傳統文化介紹的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詞匯大賽、英語寫作大賽、中國傳統文化英語介紹展等等。
四.結語
總之,在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從詞匯、短語的學習,到課文的理解,再到翻譯作業,中國
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融入是可行的,也是勢在必行的。這不但有助于加深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同時也能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讓我們祖國的青年將來真正能夠用英語向整個世界傳播我們中華兒女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我國“一帶一路”的愿景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梁淮平.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淺談[J].江蘇高教,2008,(3).
[2]何雅媚.2014.將中華優秀文化納入英語教學的思考[J].教育探索,(11):32
[3]魏宏聚.何為價值——價值教育中價值的內涵、特征與分類辨析 [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9):8-11.
[4]劉文洋.2014.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缺失及其對策研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110.
(作者單位: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