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平
摘要:基層群文干部的素養關系著基層文化宣傳的一線重任、培育以文化人的社會正能量宣傳等。隨著我們步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群文干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策劃力、協調力、應急處理、群文輔導力等。本文從群文干部的內涵著手,分析加強群文干部業務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最終提出基層群文干部培養的目標內容與實施路徑。
關鍵詞:群文業務干部;綜合素養;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246-01
群文業務干部是踐行群眾文化服務,促進基層文化服務均等化的主體,是策劃、協調、輔導群眾文化活動的一線工作者。加強對群文業務干部的培養,提高其綜合素養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要求。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強烈,那么,在新時代環境下提高群文干部的綜合素養就必須重新思考和研究。所謂群文業務干部,廣義上說從事群眾文化的干部總稱,狹義上則是指基層(縣區、鄉鎮)一級從事群眾文化服務工作的群體。本研究就是基于狹義上的群文業務干部概念基礎上開展研究的。
一、加強群文業務干部綜合素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層群文業務干部長期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群眾文化需求,不僅是基層群眾文化的創作者,也是群眾文化工作的宣傳者,深刻踐行著群眾文化,因此,提高群文業務干部綜合素養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加強群文業務干部綜合素養有利于基層群眾文化作品數量與質量的提高。基層群眾文化干部深入群眾,最了解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往往是符合群眾需求的樂曲、舞蹈、戲曲的創作者,而且往往他們還會輔導群眾文藝活動的開展,提高群眾文化干部的業務素養,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優秀基層群眾文化作品的產生,也有利于群眾文化作品質量上的提高。其次,加強群文業務干部綜合素養有利于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社會文化服務資源發展不均衡不充分是影響當前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重要矛盾。群文干部的素養則是社會文化公共服務均衡化的軟實力。群文干部綜合素養,特別是長期工作在基層一線的群文干部,一方面承擔著作品創作輔導工作,同時還是作品策劃和作品執行的執行者。因此,提高群文業務干部綜合素養是實現公共服務,特別是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在作品創作、作品輔導方面尤為重要。最后,加強群文業務干部綜合素養是培育社會正能量的必要條件。一個地區社會風氣的好壞,基本取決于基層群眾文化的引導,而基層群文干部則是基層群眾文化的直接引導者。那么,加強群文業務干部綜合素養,必須具備較強較硬的綜合文化工作素養,樹立群眾文化良好形象,用過硬的群眾文化素養引領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達到培育社會正能量的目的。
二、群文業務干部應具備的素養
最大的不同就是從事一線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與省市一級群文干部是本質的區別。基層群眾文化業務干部往往工作負擔大、缺人手等。因此,基層群眾文化業務干部必須具備以下幾種素養:首先,策劃力。基層群眾文化的開展是地方特色文化資源的發展,激活地方文化活力,增強地方凝聚力的重要活動項目。隨著文化活動的商業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項目日益增多,網絡、通訊、媒體逐漸成為群眾享受文化的新方式。但是,人們對自媒體、網絡的過度依賴,造成諸多家庭、身體問題,那么如何吸引群眾從家里走到戶外成為當前群眾文化開展的前提,這就要看群文干部能不能創作出精品項目,吸引群眾參與。所以策劃力是基層群眾文化業務干部的素養之一。其次,輔導能力。大多數群眾參與文化娛樂活動多數比較隨意,活動也往往也不夠規范專業。但是舉辦正規群眾文化則需要基層報送相關活動,這些活動則由基層群眾文化干部來組織策劃。在具體操作上則依靠民間文藝團體、文化志愿者、社區(村)宣委,客觀上就需要群眾文化干部有較強的溝通能力、活動組織協調能力。最后,創作輔導能力。創作貼近群眾的文化作品對群眾文化活動進行有效輔導,是從事基層群眾文化業務的重要內容。基層群眾文化干部往往不是專業出身,多是“半路出家”。要想做好這一工作,需發揮與群眾貼近的優勢,發現群眾切實需要的,把自己的經驗與群眾實際需求相結合。除了具備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之外,還需要對文化活動進行有效的輔導,達到教學相長、不斷進步。
三、建議
隨著群眾對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決定了基層群文干部應該具備更高的素養。結合群文干部業務素養提高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提高群眾干部素養提出建議:(1)做好崗前培養,提高基層群眾文化干部隊伍的職業精神;(2)鍛煉職業意識,鍛煉基層群眾文化干部銳意進取、百折不撓的職業意識;(3)加強繼續教育,培養一專多能,理論實踐素養強的基層群眾文化干部;(4)成立基層群眾文化精品辦公室,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干部業務策劃能力;(5)組建群文顧問團,提高創作輔導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構建滿足群眾需求的群眾文化娛樂服務體系,進一步實現基層群眾文化服務均等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迫切,只有打破群眾文化活動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桎梏,才能進一步實現基層群眾文化均衡發展,也能逐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