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們越來越看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本文從上課導入開始,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在課中,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等多種手段,積極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打造高效課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激趣 促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9-0143-01
一、精心設計導入,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生好奇心特別強,對新事物特別感興趣。導入設疑則能誘發他們的好奇心,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提高整堂課的教學效果。
1.巧設懸念,課前激趣
在導入時,教師要用巧妙的語言巧設“懸念”,能把學生的好奇心誘發出來,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強烈興趣。如教《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時,我巧設“懸念”:“同學們,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學生們一聽,非常興奮。我接著說:“帶你們去哪呢?”說完,板書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哦!”學生們恍然大悟,但隨之產生疑問:小興安嶺?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樣的景象呢?這時,我順勢引語:“同學們,小興安嶺,在我國東北地區黑龍江省一帶,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有香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許多人參和珍貴的藥材,美麗的小鹿……要想領略小興安嶺的秀美風光,就讓我們隨作者去小興安嶺旅游觀光吧!”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更激發起學生熱愛祖國山水的情感,從而在愉快而熱烈的情緒中投入了學習活動。
2.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激趣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結合課文教學內容,讓學生聽聽美妙的音樂,看看生動逼真的畫面,欣賞品味形象化的詞句,可以使學生精神放松,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走上一條到處充滿開心愉悅的學習道路。如教蘇軾的詩《飲湖上初晴后雨》時,我先讓學生邊聽古箏樂曲,邊觀賞西湖的美麗風光(視頻),激發學生興奮愉快的學習情緒,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情境,享受作者所描寫的自然界的美。這樣,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為學好古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猜謎語,激起興趣
俗話說:一石激起千層浪。一則小小的謎語,往往能激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如教學《蜜蜂》一課時,我用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翅膀一展亮晶晶,每天飛舞花叢中,千辛萬苦愛勞動,釀造甜糖好過冬。”生動形象的謎語,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他們七嘴八舌的很快就猜出了謎底。這時,我趁機將學生的興趣收入課文:蜜蜂有什么本領呢?你們想知道嗎?請大家打開《蜜蜂》這一課。于是馬上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書本上來了。
導入的方式多種多樣,我們還可以用插圖導入、影視導入、音樂歌曲導入、對聯導入、創設情境導入等等。不論使用什么方法,最終目的都是想給學生以新奇,刺激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進而打造高效課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堂上通過多種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1.做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好動好玩,持久力差,有意注意時間短,容易疲勞。而語文知識的掌握,語文能力的培養和形成,是要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鞏固和熟練。因此,教師應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努力創設語文知識的故事性和游戲性情境,使他們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我在識字教學中經常用“一字開花”、“開火車”、“找朋友”等游戲進行擴詞比賽,從而豐富學生詞匯,鞏固字詞。
“一字開花”,就是老師在黑板上先畫一朵花,再在花心里寫上某一個生字,而后讓小朋友口頭擴詞或板演。如果這個字的朋友多,就在花瓣外再畫上一層花瓣,花兒越開越大,學生就越有興趣,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如我教“花”這一個字時,用“花”字就擴詞二十多個,為了進一步鞏固字詞,“一字開花”后進行“開火車”游戲。這樣,學生在歡樂的游戲中掌握了知識,寓教于樂,教師也達到了教學目的。
2.講故事,激發學生興趣
利用學習內容的故事性激趣,教學效果也非常好。我在看圖說話教學中常以故事進行教學。如教第二冊基礎訓練與看圖說話教學中《迷路的小白兔》,我先讓學生看兩幅圖,看后讓學生說說,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第一幅圖畫是:早晨,小白兔走出家門,提著籃子去森林采蘑菇,找不到家了。第二幅圖畫的是:烏鴉與小白兔說話,烏鴉給小白兔指路。為了使學生能圍繞故事中心有目的進行說話訓練,我引導學生根據故事的主要內容起個名字。有的學生起出了《勤勞的小白兔》,有的學生起出了《采蘑菇的小白兔》,有的學生起出了《找不到家的小白兔》……最后,我板書《迷路的小白兔》。當學生對故事有了一個深入的理解后,我讓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音樂聲中進行完整的表演。有的學生扮演小白兔,有的扮演烏鴉,學生的表演聲情并茂,興趣盎然,整個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這種實踐與表演相結合的方式,以趣引思,知趣結合,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愉快地接受了知識。
3.搞競賽,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上適時開展競賽活動,能把學生學習動機由潛伏狀態激發到活躍狀態。如,我在講授完詩歌單元后,就把班級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賽詩會。你一首,他一首,課本中的詩歌,自己掌握的詩歌,紛紛從學生的口中迸發出來,我就在旁邊“煽風點火”,對于出現的課本之外的好詩、好詞、好句,我都記錄在黑板上,并樹起大拇指以示夸獎,有的同學還即興創作并朗誦了自己的詩作,隨著兩隊比分的你上我下,賽詩會氣氛達到了高潮。
總之,只要我們巧妙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就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達到學好語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韓晶. 以情激趣 以趣激情——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興趣培養[J].學園,2010,11.
[2] 金彥. 以趣促學 以學激趣——《數星星的孩子》教學設計[J].小學語文教學,200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