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步春
摘要:探索中職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問題是當前學界的熱潮,而中職教學核心素養是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數學學科的具體化,也是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環節。本文從含義、內容、構成等方面探討了兩者之間的聯系。從而揭示了中職教學核心素養的養成過程是聚焦共同數學基礎,關注學生長遠發展的動態過程,中職數學核心素養與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密不可分,相互成就的。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構成;關系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8)02/03C-0050-04
在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中,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是繞不開的話題。因為,職業教育既是面向就業的教育,更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引領著職業教育提升辦學質量,離開核心素養的教育,提升辦學的吸引力就失去了靈魂。
一、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含義
網絡流行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對其負面理解就是:理想就像人的體態長得很勻稱、很好看,但現實卻很殘酷、與人的美好愿望有很大的差距。寓意就是說有許多良好的期望是不能成為現實的。正面理解:首先要有理想,就算看起來高不可攀,至少有了追求的目標。那么下一步,就是去將它落地。雖然一開始,行動較為艱難,但是不斷積累,最終會由量變的積累產生質的變化。
相應地,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雖然指向較為寬泛而宏觀的能力,但其體系既有個人發展取向,又有社會發展取向,以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共同支撐人的發展。就中職教育而言,應進一步明確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為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新要求,專家們已經構建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對其成果的理解主要在于:在目標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對“教育應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問題的新說法。事實上,教育方針規定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培養目標上進一步細化為五個具有,使學生成為四有的一代新人。其共同點都在關注人的發展。不同點在于對人的發展進一步細化了,注入了新的內涵。
在內涵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基于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按照既突出能力,又重視品格的目標,將核心素養聚焦在品格和能力兩個方面。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總體要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關內容得到了具體體現。
在結構上,力求更加鮮明體現立德樹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時代性。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按自主性、社會性、文化性分為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文化基礎3個方面,突出培養學生具有厚實的人文底蘊、扎實的科學文化素質、良好的學習品質、健康的生活情趣、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勤于實踐與敢于創新的精神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社會對職業學校的畢業生需要什么素養?現代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征是變化,知識爆發式增長、技術日新月異、觀念推陳出新、生活方式千變萬化,而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部分畢業后直接進入社會就業,從學校到企業、從校園到家園、從學生到員工,角色變化所經歷的時間很短。我們應該思考和實踐的是,社會對人的個體素質需要不變的是什么?企業選人主要看:身體、態度、能力。身體:健康的身體是一切工作的本錢;態度:服從的意識是干好工作的本分;能力:過硬的技能是完成工作的本領。
職業教育究竟要對即將走向社會的學生給予什么?需將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對中職階段進行轉化。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應包括公民性、文化性、職業性三個方面。
公民性的主要表現在于,公民能夠順利、明智地參加公民事務。作為學生的特質要學會共處。需要發展積極健康的身心、強烈的社會責任等素養。
文化性主要指向人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作為學生的特質要學會學習。需要培養堅毅的品質、高雅的志趣、平民的情懷以及崇尚真知、理性務實的科學精神、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等素養。
職業性既是人的生存之道,也是人的幸福生活之道。作為學生的特質要學會生存。需要培養學生適應生活的生存能力、勝任一種具體職業而必須要具備的能力、步入職場之后所必備的職業道德等素養。這一層架構是最為關鍵的,也是歸宿。
二、中職數學核心素養的含義
數學素養就是在實際工作中體現出的數學方面的素質與水平的高低。要認識數學核心素養,就要認清數學教學教了什么。
(一)中職數學教學教什么
數學教師的基本任務是將學術形態的知識轉化為學習形態的知識,便于學生把具體的數學知識理解到位并能用于解決問題,幫助學生運用觀察、運算、推理、數據分析等數學方法,透過客觀事物的表象認識事物的本質、關系及規律;在教教材中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同時,能剖析出其中怎么做好的策略性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既可習得是什么的知識,又可獲得對外辦事的能力,以及對內控制的能力。概括而言,數學教學在教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感悟、學會遷移等四個方面。
1.學會發現。既要從整體上讓學生發現數學對象產生的必要和意義,也要從微觀上讓學生發現數學對象的本質、關系及規律等屬性。
2.學會探究。探究就是仿照數學家研究數學的一般過程來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體驗、理解和應用數學研究方法,獲得數學能力的一種學習方式。學會探究就是教師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和已有的學習經驗中,以由淺入深排列的問題,將學生引導到要學習的數學對象上,使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為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研究是從感性走向理性、從粗糙走向精致的過程。
3.學會感悟。由于數形結合、分類討論、歸納概括、類比轉化等數學思想是在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運用中提煉出的基本觀點,也是對某些具體數學內容經過概括后產生的本質認識。這里的概括、提煉需要在教學活動中感悟,才能逐漸獲得。
4.學會遷移。通過對整體與局部、“形”與“數”、特殊與一般等關系的認識,使學生看到,許多原來貌似無關的結果之間具有內在的聯系性、一致性。培養學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等可以通過變式訓練,學會轉化遷移。
素質是內化了的知識積淀,能力是活化了的知識升華。素質與能力有內斂與外顯之別,但都指向知識。從數學教育心理學角度審視,數學核心素養正是在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的學習中生成的。
(二)數學學科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的貢獻
數學教學正是建立在運算、論證、建模等主要學習活動基礎上,讓學生學會表達,學會思考,學會用數學的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認識世界,發展學生數學運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逐步養成勤于實踐、敢于創新的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吃苦耐勞、鍥而不舍、細致準確、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正是需要關注的學生面向未來發展,所必備的數學品格和數學關鍵能力。
(三)中職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
數學核心素養,是眾多的數學素養中那些關鍵的、體現數學本質的、使用頻度較高的素養。是所學的數學知識可能遺忘后剩下的東西。
中職數學核心素養要素:按照數學內容的抽象性、推理的嚴謹性、應用的廣泛性,并基于中職與普高處于同一層次的教育的實際,將中職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定為數學抽象與數學建模、數學推理與數學運算、直觀想象與數據分析六個方面。
中職數學關鍵能力架構: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學應用能力。
中職數學必備品格: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實踐意識、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具有吃苦耐勞、鍥而不舍、細致準確、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中職數學核心素養”與“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
中職數學核心素養是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在數學學科的具體化,是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養成的重要環節。
數學核心素養聚焦共同數學基礎。其實質是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我們知道,“無知者無能”,沒有知識的人不會有相應的能力。一個人不能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問題、不能用數學的思維分析問題、不能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問題,究其原因是缺少相應的數學知識,所謂“隔行如隔山”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具有一定量數學知識的積淀,是形成數學能力的基礎,離開數學知識的學習,談提高數學能力,那是紙上談兵,相應地提高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勢必難以實現。
數學核心素養強調雙基形成過程。事實上,學生只有在實實在在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才能比較自然地去觀察一些問題、去發現一些問題、去思考一些問題、去解決一些問題,才能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只有不斷經歷這樣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才能產生同化、順應等心理活動,從而理解概念和結論的本質,并內化到自己知識結構之中,僅僅是模仿與記憶是不會有這個結果的。
數學核心素養突出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教育的價值在形成人的科學精神、理性思維和促進個人智力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核心素養中抽象概括與邏輯推理是認識問題的兩種基本方法,也是數學思維的兩種基本形式,數學建模與直觀想象、數學運算與數據分析是化數學思維抽象為直觀,進行量化分析的載體。所以說數學核心素養突出了數學思維能力。客觀上思維能力是學生發展關鍵能力之一。進入中職學生學不好數學的根本原因是腦筋動得不夠,智力沒有得到開發啟迪。一個在18歲之前一個問題都沒有認真思考過的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是難以有所建樹的。所以中職階段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貫穿在數學學科核心素養之中是完全有必要的。
數學核心素養關注學生長遠發展。中職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離不開通過數學學習幫助學生養成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堅持真理、嚴謹求學的科學態度,具有鍥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是中職數學教育關注的“長期目標”。這里有三層涵義:
一要激發興趣、樹立學習信心。興趣是與人的固有好奇心、上進心等積極情感相聯系的,良好的興趣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成效。數學教學涉及的情感與理性精神、客觀研究、數學美、深層次的智力快樂等密切地聯系在一起。從而,切實把握學生的上進心、好奇心、求真尚美心理,創設和諧、自然、愉悅的教學情境,激發求知欲,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新知,獲得成就感,以達到增強學習信心及良好教學效果的目的。
二要養成習慣,提升學習品質。具有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一生享用的東西。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善于學習,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利于勤于反思,選擇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勇于探究,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敢于質疑,養成崇尚真知的科學精神。科學的基本態度之一是疑問,基本精神之一是批判,養成科學的質疑態度,批判性的思維習慣,可使學生終身受益。
三要開闊視野,明確學習目的。學習數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學習數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是開啟心智、開發潛能,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具備數學素養可以從數學的角度觀察問題、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
中職數學核心素養到底包括哪些要素?
數學內容的抽象性、推理的嚴密性和應用的廣泛性是數學的本質特點。六個核心素養中的數學抽象與直觀想象、數學推理與數學運算、數學建模與數據分析可以分別與這些特性相對應,表明六個核心素養很好地反映了數學學科特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情感、態度、知識、技能的綜合表現,并不指向某一具體學科的知識,而如此“徹底地反映數學學科特征”,是否真的體現了“核心素養”的應有外延?
從建構中職數學核心素養的邏輯起點看,是基于數學本質特征建構的。然而,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來看待數學的本質特征,從哲學的角度認識數學本質特征,應該是發展的、變化的。在當前易采取絕對與相對并舉、理想與現實并行、形式與內容并重的觀點,認識中職數學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架構,對中職數學教學培養數學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陳錢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