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毓婷
摘 要:作為現代高等教育事業當中,一種較為先進的英語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們在學習階段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首先對大學英語教學互動中,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全面滲透跨文化交際意識的重要性進行了簡單概述,隨后進一步分析了目前高校英語教學活動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應用和發展現狀,最后在總結全文的基礎上,重點探究了大學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意識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教育事業,特別是高等教育階段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等方面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突出,通過將跨文化交際意識全面系統地納入到教學當中,能夠達到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因此,如何將任務驅動教學法同跨文化交際意識更好地融合,成為了相關領域教職員工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滲透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
相對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方法而言,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能夠根據教學任務,為學生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思路。在現代化教學理念的引導下,我國高等教育英語教學的方法和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在任務型教學方法當中滲透跨文化交際意識,可以為學生們提供更加真實的教學情境,進而引導學生們在此種教學情境當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學習和應用能力。不僅如此,任務驅動型教學方法還能引導學生們根據教師在課前環節、課中以及課后環節等布置好的任務,展開自由合作。以小組合作相互配合的學習模式,對資料收集和數據調查等相關內容任務進行分配,并且將最終的研究結果在課堂當中與其他同學們進行細致交流,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1]。
二、大學英語跨文化教學發展現狀
(一)跨文化交際重視力度不足
根據相關領域的數據調查顯示,目前國內部分地區的高等院校英語教學工作當中,對于跨文化交際活動的重視力度明顯不足。雖然調查數據中顯示,部分高等院校英語專業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余,都有意向繼續接受學習,補充新的知識和教學方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很少有教師能夠真正將跨文化交際意識系統科學和全面地貫徹。跨文化交際意識重視力度不足,導致了教學活動中,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方法有效性的提升受到了限制[2]。
(二)英語教師專業能力有限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與發展,在現代化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提升專業技能。但是,通過對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實際教學活動進行調查可以了解到,國內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語在職教師都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但是與此同時,仍有部分教師對于跨文化交際認知不全面,因此導致了自己的知識結構存在缺陷。缺乏科學知識結構體系的教師,在組織學生們參與教學活動之時,便無法從全局的觀點進行教學,從而導致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難以提升。
(三)高校跨文化教育基礎薄弱
作為將跨文化交際意識納入任務型教學模式中的基礎,高等院校的教學資源,特別是在英語教學環節中能夠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的充足性,直接影響了該項教學方法的實際應用效果。目前,國內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師在組織學生們英語教學活動時,由于缺少先進科學技術設備以及充足教學資源的支持,導致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之中,學生們無法對教師的教學意圖準確掌握。教師的多項科研活動中的研究成果也無法全面系統地應用,進而導致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適用性降低。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提升跨文化交際比重的舉措
(一)科學利用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作為人才成長與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大學階段的專業教育需要充分關注學生們的實際需求,合理利用教材當中的有效教學信息,為學生們學習活動提供更為豐富的高質量教學方法。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所使用教材當中內容基本上來自于歐美國家的主流媒體以及行業最新的研究信息等。因此,在教材文本信息當中,蘊含了歐美國家豐富的文化信息。例如,我國某地區的高等院校英語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將任務型教學方法納入到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們布置了文章結構分析、寫作手法分析、文化背景探究等多種不同的任務。并且在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任務分析。在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逐步將跨文化交際意識納入到各項任務當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在某次課文分析過程中,當地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們對中文和英文語境下的“知識分子”和“intellectual”進行了對比分析。幫助學生們明確了英文中的“intellectual”的指代范圍要明顯小于中文中的“知識分子”一詞。所以在進行復述或者翻譯的過程中,重視語言的運用和詞匯的選取[3]。再比如,當地英語教師還充分運用了經典名著跨文化交際,在為學生們講解詞匯acknowledge時,引用了小說《傲慢與偏見》當中的經典名句,在為學生們解釋了小說創作背景以及當時的歐洲社會女性的生存狀態時,幫互助學生們進一步強化了對這一詞匯的了解。
(二)全面滲透跨文化語言要素
在進行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們對于文化差異的理解能力。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全面滲透跨文化交際語言要素的方法,幫助學生們降低對不同語言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之間差異性的理解難度。例如,在我國某地區高等院校英語教師為學生們進行跨文化語言交際講解時,根據課文當中體現出的中西方文化教育活動的差異性,為學生們布置了自主閱讀和自主探究的學習任務。通過此種方式,該地區英語專業的學生們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針對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進行了系統分析和探究。通過比對之后,學生們了解到,在不同的社會意識形態中以及受到不同歷史文化環境的影響,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家長們所采取的育兒方式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在文章中,傳統的中式家長,更加傾向于手把手對孩子進行教,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遭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時,傳統中式家長們往往并不直接詢問孩子們是否需要幫助,而是采取主動幫助的方法,盡自己所能為孩子們提供幫助。相比之下,西方社會中的家長,更重視孩子們獨立自主能力,并且不會主動為孩子們提供幫助,而是希望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了解到上述差異時,教師通過為學生們普及宗教、歷史、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差異性,讓學生們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到產生文化差異的根本原因。
(三)合理調動其他提升方式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在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們參與大學英語學習活動時,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師還可以通過綜合運用多種不同手段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我國某地區的高等院校英語教師通過組織學生們參與到形式多樣的英語演講比賽、歌曲比賽、跨文化講座以及詩歌朗誦比賽當中,幫助學生們從不同文化形式當中,更加全面地了解到跨文化交際內容。此外,當地教師還利用每周的活動課,為學生們播放歐美電影和教育短片。通過聘請外籍教師與學生們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可以充分提升學生們對于知識和語言運用能力,根據外籍教師對時下流行的西方世界文化的講解,可以讓學生們更加直接地接觸到跨文化交際的內容,提升自身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四、總結
綜上所述,將跨文化交際意識全面滲透到現代高等教育事業的英語教學活動中,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并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學生們的語言學習和綜合運用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是目前國內高等教育大學英語教學活動中的一項較為領先的教學方法,通過將此種方法同跨文化交際意識相互結合,能夠成倍提升教學效率,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張科偉.淺論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J].科技視界,2016(16):193.
[2]李婧云.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的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2016(05):34-35.
[3]李靜.運用PBL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J].科技信息,2013(35):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