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摘要】寫作是英語運用的重要技能之一,作為英語學習的語言輸出環節,也是各級各類對英語學習評價和考核的項目之一。筆者嘗試將學習共同體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建立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形成性評價體系,將其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中。在學習共同體的基礎上實施形成性評價,通過建立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形成性評價,試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學習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 形成性評價 寫作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度立項課題(課題編號:1201574774)《“問題導學”模式下初中英語寫作課學習共同體的建設研究》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1-0102-02
傳統評價作文的方式就是教師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文,在習作中指出學生的錯誤,然后再打一個分數,接著講評和挑出一些好的文章進行表揚。這樣,作文批改只能起到評判等級的作用,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價值不大。能完整地寫出一篇優秀作文的學生不多,大部分學生寫來寫去都得不到老師的表揚,久而久之會失去興趣。筆者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在學生心目中,對英語寫作很重視,很希望能有所提高,然而也面臨著許多困難,主要有:
1.不會審題,內容要點寫不完整;
2.不會將所給的信息用英語完整地表達出來,出現中式英文或者語法、單詞拼寫方面的錯誤等;
3.對文章的結構把握不好,層次不分明,邏輯不合理;
4.不會使用高級詞匯,不會使用復合句或經典句型,不會使用關聯詞將句子串聯成文章。
針對學生以上寫作方面的困難,筆者建立了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形成性評價在寫作中的評價體系。
以下是習作講評的評價表:
在習作評價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本節課的一個自我評價以及對同伴的評價。以下是評價表:
當完成寫作教學后,筆者要求學生以學習共同體為單位,將所有的評價表收齊并且歸檔。教師通過觀察和分析每個學生的評價結果,對學生在寫作方面的進步及不足進行總結。通過對評價結果的分析,一方面,對于存在問題較多的學生,教師在課后對學生進行幫扶,幫助學生彌補不足之處;另一方面,教師通過評價表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方法和目標,以適應更多的學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評價檔案,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對學生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使之對學習英語更感興趣,對寫作不再恐懼。學生也能從整個評價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在學習共同體的幫助下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李也白.《形成性評價與英語寫作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