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香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創新和改革,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有了新的教學目標,重視學生們語文素養的培養,將情境教學融入到古詩詞的講解中,引導學生們從本質上對古詩詞進行分析,讓學生們在具體的情境中領會古詩詞的魅力和所要表達的情感,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本文將以小學語文古詩及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對策為主題,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課堂 情境教學 教學對策
在小學古詩的教學中,學生們對枯燥、深奧的古詩詞缺乏一定的認知能力,無法體會古詩詞中所蘊含的道理,抑制了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所以,教師們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加強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充分激發學生們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參與到古詩詞的自主探究中,讓學生們熟練地掌握古詩的思想情感,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推動教育事業的改革。
一、明確情境教學目標
在小學古詩的教學內容中,大多以景物描寫、抒情達意為主,引導學生們詳細的掌握古詩中所描寫景物的特點是教學的難點,所以教師們改變自身傳統的教學方法,將多媒體教學設備融入到教學課堂上,以圖片或者音頻的形式促進古詩課堂教學情境的營造,引導學生們具有針對性的參與到古詩的學習過程中,促進學生們對語文古詩知識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比如,在小學語文古詩《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結合自身對古詩內容的掌握情況,通過互聯網對青青草原、草原燃燒、小草萌芽的圖片進行收集,引導學生們了解草原死灰復燃的自然道理,進一步加深學生們對古詩的理解程度。然后,教師們對古詩進行逐句的分析和講解,逐漸拓展學生們的古詩詞知識面,引導學生們對古詩知識點進行記憶和掌握,促進學生們從古代的角度對作者的情感進行分析,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提高學生們對古詩情感的把握程度。最后,教師們根據自身教學的內容,以及結合學生們的古詩認知能力,向學生們設計明確的學習目標,以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們具有針對性的學習和探究,促進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而提高語文古詩課堂情境教學的有效性。
二、教導情境閱讀方法
學生們在小學古詩的學習過程中,對詩句經常會感覺拗口、難以理解的現象,所以教師們應用情境教學的模式,向學生們以朗讀的形式進行古詩的閱讀,引導學生們進行反復的朗讀和分析,讓學生們從朗讀的節奏中體會到古詩詞的音律美,進而促進學生們將對古詩知識學習質量的提升。
古詩在創作的過程中,考慮到漢字聲調的平仄押韻,所以在朗讀起來會整體呈現出朗朗上口的特點,具體的表現出古詩音樂美的特征。比如,在小學古詩《示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首先引導學生們結合詞典和課下注釋,正確的掌握古詩中每個字的讀音,以及讓學生們結合自身的認知能力,對古詩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然后,教師們對古詩的作者和寫作背景進行闡述,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們從作者的角度對古詩內容進行分析和探究,促進學生們熟練的把握古詩中主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在“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句的分析中,教師們引導學生們結合表面內容對思想情感的表達進行推導,讓學生們以委婉、低沉的語氣完成詩句的朗讀,促進學生們對古詩思想情感把握的準確程度。最后,教師們引導學生們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古詩朗讀中,促進學生們表達出作者當時的意境和心態,進一步提高學生們對古詩的掌握程度,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古詩情境教學體系。
三、拓展情境思維能力
在小學語文古詩知識的教學課堂上,開展情境教學的模式,為學生們提供真實形象的古詩情境,但是在課堂上所創設的情境難免會有一些不足之處,降低學生們對古詩的探究效率。所以,教師們需要激發學生們的語文想象力和抽象思維,引導學生們結合古詩內容進行聯想,在腦海中形成生動的畫面,進而深刻感受到古詩的魅力和藝術形式,促進學生們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比如,在小學語文古詩《詠柳》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讓學生們結合自身對景物描寫手法的掌握情況,對古詩中所運用的修辭手法進行分析和列舉,引導學生們以具體的修辭為途徑,對古詩中柳樹的特點進行分析。然后,教師們引導學生們從自身的角度,結合現實生活中所觀察到的景色,充分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完成美好景色的描繪,同時向學生們提出相應事物,幫助學生們對古詩情境進行補充,例如“二月春風似剪刀”的教學中,教師們向學生們提出“剪刀”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引導學生們將其特征和形狀與風相結合,進而促進學生們的語文思維的拓展。最后,教師們可以組織學生們開展課外活動,以真實的景觀進一步激發學生們的語文思維,提升情境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古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根據語文教材古詩詞教學的內容,具有針對性地設計古詩情境,讓學生們具有目標性地對古詩進行學習和探究,同時引導學生們對古詩詞進行反復朗讀和仔細分析,逐漸領會古詩中作者表達的情感,讓學生們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古詩情境進行補充,促進學生們語文思維的發展,進而整體性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