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秀鳳
【摘要】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發揮網絡學習平臺的優勢作用,是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本文基于網絡學習平臺建設與應用的研究方向,就當前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網絡學習平臺的產生背景,以及建設目標與實踐應用方面給出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網絡;學習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
當今網絡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網絡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更是得到了廣大教師的認可。當前教育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如何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發揮網絡的優勢,并依托網絡學習平臺,通過多方向多渠道提升學科教學質量,是一線教師面臨的一個現實的問題。
一、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網絡學習平臺的產生背景
(1)課堂的教學缺乏互動性和生成性。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很多教師喜歡制作教學課件,雖然有很強的展示與演示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很多學生當時能聽懂,但是到了真正自己操作的時候,又不能順利進行完整的操作。尤其是對于一些操作難點,由于缺乏分層交流與討論的平臺,教師無法將自己的教學設計步驟和方法展示給學生,就會產生一種雙方配合與銜接的障礙,以致于讓信息技術課的動態生成一度處于匱乏狀態。(2)對作品隨意上傳和保存,評價單一。目前很多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都在課堂教學體系中設置了評價體系,讓學生通過電子教室,或者在家通過郵件Email,ftp等方式來進行作品的上傳。但是執行起來就比較費力,很多的學生不遵守教師的要求,對上傳作品的文件名與拓展名進行隨意性的上傳,教師的審核就會比較繁瑣,增加了工作量。另外,由于很多信息技術教師要面對整個年級的學生,讓教師不能有效地做到個性化點評,導致評價結果出現單一的情況。(3)缺少專題網站與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在很多學校的信息技術課中,存在集體教學的狀況,如果很多人同時訪問,容易導致網站訪問速度變慢、專題網站論壇假死,彈出網絡的不良信息等,讓課堂教學的效果不佳。對于課后的信息技術學習,缺少學科專業性公共學習平臺,尤其是與當前教材進度相當的資源型學習網站幾乎是不存在的。
二、學科網絡學習平臺的建設目標與平臺設計特點
(一)建設目標
(1)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小學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需要基于網絡信息化的環境,通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當然,這也是符合目前對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進行改革的方向的。因此,要配合信息技術教材,依托網絡的載體作用,為進一步推進與實施新型的教學模式,來提示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效率,成為網絡學習平臺的首要建設目標。(2)創建網絡在線互動平臺。以小學信息技術的學科教學作為依托背景,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能力、選擇等,通過建設多元化與開放化的在線交流互動平臺,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知識能力與信息素養。網絡在線互動平臺的創建,既能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又能方便教師給學生提供在線的指導、點評,通過深層次又及時的互動,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主探索的興趣,提高積極性。
(二)平臺設計特點
(1)安全可靠性與拓展性。學科網絡平臺的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避免產生單點故障,有效地保證程序運行的成功與準確概率。做好系統數據庫的數據備份與加密安全系列舉措,保證系統發生突發故障與意外時,能夠快速地恢復正常運行。此外,要基于B/S三層架構模式進行系統的設計,采用模塊化與完全封裝的設計方式,保證其以較少的工作量,對其進行集中性的維護與拓展。(2)數據標準化與互聯互通。依照CMM3軟件的工程管理規范進行系統設計,采用標準化的設計;要采用成熟先進的XML技術,并通過提供標準化的XML數據交換接口,支持跟其他應用系統的全方位數據交流模式。
三、學科網絡學習平臺的實踐應用
(一)通過主題式任務進行學習自助
信息技術的學習實踐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難題,自己又不知道如何來進行分析和解決。在課堂的幾十分鐘時間中,教師又在忙著對教學任務進行推進,分層教學很難面向全體的學生來進行。但是,學生如果登陸學科網絡學習平臺,主動與老師發起的主題式學習形成互動,將會大大轉變原有的學生培養發展模式,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學生的多項思維。
(二)優化網絡環境設計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給學生提供有利的信息,同時也存在各種不利的垃圾信息。小學信息技術網絡學習平臺,要結合教材的內容,對網絡環境進行優化設計。通過平臺的優化與整合,改善原來上課多人訪問卡頓、廣告干擾與注冊受限的問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實施多元化評價交流互動
要發揮網絡學習平臺的最大效用,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網絡學習平臺的互動交流。并通過實施多元化的評價,鼓勵學生學會正確客觀地評價他人和自評。在接收與反饋的交互信息中,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信息技術教學與網絡資源共享形成一種良性的生態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網絡學習平臺,誕生于當前教學存在普遍問題的大背景下,它的建設與應用,需要教師在實踐與研究中,對其進行不斷的豐富和改善。要注意對網絡學習平臺的各項功能進行改進,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主動探索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汪瀅.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2017(12):6~7.
[2]王康,廖漢文,張巖.云計算在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