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
【摘要】新課標明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總體要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對課堂閱讀教學明確了改革的方向,倡導改變閱讀教學模式,改變為閱而閱的方式,創新閱讀教學方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結合教學實踐,立足課堂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的探究,探討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幾個主要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閱讀能力;主要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環節,在新課標下如何開展閱讀教學,是我們一線教師必須正視、不斷探究的課題。一直以來的閱讀教學,學生缺乏興趣、教師指導不夠準確、學生閱讀缺乏個性化。針對這些實際,結合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總體要求,引發筆者對閱讀能力提高的策略的探討,并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簡單論述。
一、運用生活化教學,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生活化是新課標的主要理念之一,更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學的基礎,也是語文學科的主要特點決定的。因此,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讓學生在關注生活的過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獲得更多的知識,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最終的教學效果。
例如《天安門廣場》的閱讀,對于四年級的小學生學習和閱讀說明文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也會感到枯燥和乏味,課堂閱讀教學低效。而如果教師從生活化的角度考慮這篇閱讀的教學,利用自己在北京參觀游覽時拍攝的照片,讓學生跟著教師的足跡走進天安門廣場,呈現給學生在博物館、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國家博物館、金水橋、金水河等處拍下的照片,生活化的圖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領學生走近古今相融、氣勢磅礴的宏偉建筑群體,也利于學生對這個句子的深刻理解。再呈現節日的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等的盛況,更為閱讀教學點綴了生活之花,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調動閱讀的積極性,也利于學生理解升旗儀式的一段以及節日的天安門廣場的一段的描寫,增強了生動性,為閱讀教學增趣提效。
《開國大典》的閱讀,讓學生通過網絡資源等途徑搜集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利于學生了解閱讀文本的背景;閱讀《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前,給學生呈現當時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歷史背景,有助于學生對彭德懷槍殺坐騎的理解,理解彭德懷司令的愛坐騎更愛廣大官兵的情懷……背景的呈現和分析,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也滲透學生的情感教育,可謂“一石多鳥”,一舉數得。
二、發揮教師引導作用,降低閱讀的難度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的“導學”“導讀”很關鍵。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自身的引導作用全面發揮出來,從而降低閱讀的難度,提高學生的理解度,如傳授一些閱讀方法和技巧,為以后的閱讀打下基礎。
如引導學生根據文題猜測文本的大意和主旨,如《天安門廣場》的閱讀時,讓學生根據文題猜測:猜猜文章主要寫的是什么?猜猜文章的文體是什么?教學《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時,讓學生看到文題,猜測到文章主要記敘彭大將軍和他的大黑騾子的故事;閱讀《陳毅探母》時,讓學生猜測陳毅回家看望母親的故事;《狐貍和烏鴉》的閱讀時,引導學生從文題中的狐貍和烏鴉這個并列的詞語可以猜測到文章是關于狐貍和烏鴉的故事……根據文題猜測閱讀內容,也容易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強化閱讀興趣。如《狐貍和烏鴉》的教學,猜出文章講的是狐貍和烏鴉的故事,那么,就會對這是個怎樣的故事感到好奇,促其迫不及待閱讀的熱情。
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如引導學生邊閱讀邊畫出其中的問題,畫出教師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從而降低閱讀的難度,促使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如教學《天安門廣場》時,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說說對天安門廣場的了解和認識,再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邊閱讀邊思考,邊畫出相應的詞語和句子,再根據文題的“啟”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營建良好的閱讀環境,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小學生的年齡小、抽象思維弱,閱讀時,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也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文章的主旨難以把握,興趣逐漸降低。此時,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活動時,應從閱讀環境的創設、愉悅氛圍的營建等方面著手,讓學生在和諧、熟悉的氛圍中產生閱讀之效,獲得更多、更好的閱讀技巧,提升自身閱讀能力。
如《天安門廣場》的教學時,對于天安門廣場的周圍的建筑群,用多媒體呈現出來,漂亮的圖片、精美的文字讓說明文情景交融。如對于節日的天安門廣場的介紹的一段,如果呈現給學生圖片,學生通過觀察和欣賞圖片,對于文本的“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無數盆鮮花形成一個個大花壇,把廣場裝點得猶如五彩繽紛的大花園”的細致描寫的一段,增強學生理解的直觀性、生動性,降低理解的抽象性和難度。
閱讀教學中,插播一些微視頻,也有助于閱讀興趣的激發,閱讀能力的提升。如《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的閱讀時,插播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視頻片段,讓學生置身于特殊的情境中,拉近故事和學生生活的距離,利于學生有效把握主題;閱讀《狐貍和烏鴉》時,播放動畫片狐貍和烏鴉的故事,以故事激發閱讀興趣,為閱讀課堂增趣提效,從而提升閱讀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宗旨。教師應立足閱讀課堂,探討閱讀教學的有效之路,從情境的創設、問題的設計、活動的開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等方面,探討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激發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能,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戴婷.加強小學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語文能力[J].中外交流,2018(1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