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魯艷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成功的催化劑。為了培養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我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一些想法和措施: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注重課程導入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課堂教學藝術,善于設問,讓學生勤思考多練習。
【關鍵詞】興趣;培養;創設情境;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樹立自信心,消除恐懼心理
我們對事物的認識都需要一個過程,一個從陌生到了解直至熟悉,從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的過程。當我們第一次接觸某個事物時,在好奇的同時也會或多或少產生一定的恐懼心理。農村小學,普遍基礎較差,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由于正處于從一個頑童到學生的角色轉變期,在對語文學習有所向往憧憬的同時,亦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定的畏懼心理,學習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惑,倘若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一定的負面效果。比如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很多漢字讀音相同,寫法卻不同,許多漢字雖然字形寫法接近,但讀音卻差別很大,更別說一詞多音(多音字)、一詞多義等了。倘若再加上平時說話的習慣(方言的干擾),語文學習會有相當多困惑,小困惑如果不能及時解決,而此時老師一味責怪學生不努力、笨等,久而久之,堆積起來,無形中就會增加學生對學習的恐懼心理,認為學校是高不可攀的大山,學生極有可能對學習產生懈怠心理。因此,積極引導學生,給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消除其對學習的恐懼心理就尤為重要。
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課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小學教學設施較以前大都有所改善,但是很多老師卻未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上課仍然是一本課本、一支粉筆、一張嘴,授課采用的依然是“填鴨式”“滿堂灌”,學生的思想被禁錮在老師的思想范圍之內,學生對課堂的理解,也僅限于老師的說教上,再加上小學生的年齡小,理解能力較差,想象力有限,無法把教師講解的事物和現實中的事物聯系起來,理解不了,也就無法真正融入課堂,無法體會文章在字詞句以外所表達的真正含義,更不用說感受文章的美了。因此,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在教學時要根據課文內容,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真正融入文章,與文章同笑同哭,進而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而非老師歸納好的段落大意。舍棄“一堂言”“滿堂灌”,讓課堂真正回歸,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愛好學習、樂于學習。那么語文教學如何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我們要從思想上樹立新事物的觀念,主動向新教師學習,向網絡學習,而且要學以致用,運用影視、音樂、圖片、動畫等手段強化學生的感知,提供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可以加深學生對實景的感受和理解,促使學生把干枯的文字和優美的畫面銜接起來,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如在上綜合性學習《家鄉美》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參與性,上課前,我讓學生先交流自己認為家鄉的美的材料,然后我播放了一組家鄉的橋、百花盛開的果園以及一些習俗圖,同時配上 《誰不說咱家鄉美》的歌曲,一幅幅別具風采的圖片,立刻把學生帶入了家鄉美的文化,很多學生一看是自己周邊的事物,便有一種原來我就生活在這么美的地方,以前怎么沒有感覺呀,頓時對家鄉產生一種無限的崇敬之情,吸引他們去自己了解自己出生地的美,增強了其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聽到的東西我們一般忘得比較快,看到的能記得住,但動手做的才能學得更好。也就是說,只有我們積極參與,才能更好地學習語文。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盡可能多地組織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通過不同器官多方位地去學習,使之成為一個積極的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湖北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學但菁老師在《麻雀》一文的教學中,面對弱小的麻雀,龐大的獵狗不戰而退,對于孩子的生活是難以接受的,也不合常理。如果教師僅僅讓學生知道,是麻雀的勇氣嚇退了獵狗,這樣的話,學生僅僅記下的是一個答案,而沒有能真正理解。所以,我們要讓學生通過角色的扮演,讓學生深入體驗,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育就是要啟迪和培養人的智慧。學生的表演讓我看到了學生的世界是充滿無限想象力的,他們思維的發散性很強,并富有開拓性,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每個人的智慧都猶如休眠的火山,一旦點燃便有無盡的創造潛力。
三、保持語文學習興趣的持久性
興趣的持久性是指興趣持續時間的長短,由于年齡的原因,很多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常常三心二意,興趣很不穩定。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明了語文學習的目的和重要性。
語文教學的本位就是重積累、重感悟、重讀書,我努力把握住這幾點讓每一堂語文課都上得有聲有色。語文課堂并非孤立于現實世界外的學習時空,我們應該打破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壁壘,將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中,只有如此我們的語文課教學才會像生活一樣豐富多彩,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成功的催化劑。培養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是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我們教師要做好長期工作的準備,創設情境,積極引導,主動干預,讓學生早日發現學習語文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陳晶晶.運用網絡電視媒體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6.
[2]閆承利.素質教育課堂優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3]楊炳華.讓學習者提出問題[J].教學月刊,2002(Z1).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