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軍民
【摘要】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確實很重要。筆者于2013年9月開始選擇了自己所任教的班級開展課外閱讀指導活動,旨在讓學生能夠通過多種豐富的閱讀形式,提高課外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特別是采用了“聽書會”這一獨特的教育形式,用別具一格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是筆者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一些感受,與同行共勉。
【關鍵詞】小學課外語文;指導方法;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興趣入手,別具一格的聽書會
書選好了,每人一本也開始看了,樣子看上去有模有樣,可是問題又來了。喜歡看的,你不說也會看得入迷;不喜歡看的,再精彩的故事,一看那白紙黑字,那叫個頭暈犯困啊。怎么把這群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呢?聽書會就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了。下面是當初我給聽書會設計的一段廣告詞,相信可以很好地詮釋聽書會的理念。
“世界上最美的午后一定有陽光,世界上最香的氣味一定有書香……書香四溢就在這個溫暖的午后。也許你對看書沒興趣,那么每周我們就花半個小時時間,去聽兩位同學分享兩本好書,相信你一定不會拒絕。用耳朵聽、用心聽、慢慢地,你也會喜歡書?!?/p>
聽書會每周三中午如期舉行,這半小時課堂是屬于學生的。學生都很感興趣,特別希望把自己閱讀的收獲與大家分享。要想在臺前胸有成竹、鎮定自若地向大家介紹一本好書,自己首先得把書認真讀完,然后自己動手收集材料,做PPT。短短半小時,講課的學生鍛煉了自己的勇氣,語言表達、電腦制作、臨場應變能力提高了;臺下的學生更是在午后的美好時光了解了一本新書,有興趣的,也會嘗試去看看。這個活動使學生的讀書熱情日益高漲,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也更加濃厚。
二、“五官開放”,使學生“會讀”
(一)眼看
在信息化社會條件下,讀物的數量之多,內容之廣前所未有。因此,學生首先應“眼看”,以便能迅速識別和篩選讀物,獲取所需信息?!把劭础笔且月宰x、跳讀、瀏覽為主的。我們訓練學生用較快速度默讀,訓練他們通過看書的開頭和結尾幾段掌握書的大概內容,還教學生學會看書的目錄,從中發現精彩的地方或自己急需的內容進行閱讀。總之,這種“眼看”在質量上只求總體感悟、大體把握、抓住重點、獲得信息,看重培養學生的識別篩選能力。
(二)手記
課外閱讀需要儲存記憶,尤其是那充滿智慧和人文思想光彩的精美語言,更應該爛熟于心。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在學生“眼看”的基礎上,教師要按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教會學生“手記”。在低年級,可以讓孩子們試著用符號勾畫出讀物中的主要人物、部分詞語,以幫助他們記住故事,豐富詞語。中年級時可以教學生用含義不同的符號標出讀物的重要內容,對優美句段進行摘抄,在書頁的空白處寫下疑問與看法。到了高段,我們還讓學生學做讀物的內容摘要,將書讀“薄”,寫出心得體會,將書讀“厚”。這樣一點一點積累起來,讀物的精彩之筆終能成為學生智力發展的生長點。
(三)心悟
新課標每個學段的閱讀目標中都有對學生主體情感投入和正確價值觀形成的要求。因此,我們在課外閱讀中不僅要求學生“眼看手記”,還要學生有對文本形象的感受、語言的領悟、情感的體驗,并從中得到有益啟示。這種感受、領悟、體驗、啟迪就是“心悟”。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教師應該成為他們“心悟”的向導和促進者。我們將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結合起來,把閱讀理解、感悟的過程在課內巧妙滲透給學生,再利用課內與課外讀本的共同因素,引導學生提取和應用課內已知經驗,在課外閱讀中實現知識、能力、情感的遷移,為學生架起通往“心悟”的橋梁。再結合單元訓練重點進行點撥,讓學生悟到“抓住重點,體會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閱讀方法。
三、整合閱讀環境,讓學生“多讀”
當課外閱讀成為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活動,成為學生個性化體驗的時候,學生一定是愿意閱讀、主動多讀的。要滿足學生的這種個性化需求,課外閱讀的形式就應該是多樣的整合。我們以書籍為中心,以組織讀書活動為依托,除讓學生看一看,還讓學生聽一聽、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唱一唱、比一比,讓他們聆聽美的聲音、欣賞美的畫面、感受美的形象,激發學生的表現欲,讓課外閱讀成為學生自我表現的又一舞臺。老師讓學生把閱讀的過程填在課外閱讀記錄卡上,還把畫的畫、收集的圖片、朗讀的磁帶都裝在自己準備的課外閱讀記錄袋中。讀書活動結束之時,老師把學生的課外閱讀記錄袋擺在教室里,請來家長,開一個讀書交流報告會,會上讓孩子們站在自己的讀書袋前為家長、同學做出介紹。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閱讀的內容是寬泛的,閱讀的形式是多樣的,閱讀的體驗表達是靈活而富有個性的,活動還同時滿足了學生的交際性情感需求。對于那些還沒有課外閱讀興趣的孩子,活動也會使他們得到感染,受到影響,激發起他們參與課外閱讀的意愿。
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本意是以外促內,促進學生的語文素養 的形成與發展。這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我們做這方面的有心人,相信讀書終將成為學生的習慣和他們生命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周蓮清.營造閱讀氛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2(Z1).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