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細民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推行的不斷深入發展,語文老師要正視詩歌的教學作用,尤其對詩歌的鑒賞,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能力。而在應試教育的實際課堂教學中,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已經成為老師急需注意的一大問題。語文的綜合性學習,老師要始終將學生放在第一位,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詩歌鑒賞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在語文學習中展現其個性特長,鼓勵學生“學會學習”,從而推動其綜合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詩歌鑒賞;自主學習;主觀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現如今語文學習中,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詩詞鑒賞能力,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可以同古詩詞產生共鳴。老師需要在詩詞鑒賞中,以詩詞中描繪的畫面場景為基礎,從字里行間表達的情感引發學生對詩詞的想象,理解詩詞內容的表達技巧與意蘊,老師要努力創造自主性課堂,幫助學生學習詩歌鑒賞,提高語文學習的功底。
一、啟發引導為主的教學模式
先前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一堂課的時間里把大量的知識一下子灌輸給學生,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教學模式過分強化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需要盡快擺脫現在這種死板、低效的教育模式,急需由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轉變為學生主動自發學習知識。在語文教學課堂的詩歌鑒賞中,注重啟發和引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努力創造自主型課堂,讓語文課堂煥發新的活力與生機。
例如在學習《沁園春 長沙》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式學習,分組對詩詞進行朗讀和翻譯,翻找出詩歌的時代背景、創作環境等,引導學生用心去感受詩歌,用自己的語言去敘述詩歌中所表達的作者的豪情壯志。以這種方式來啟發引導學生,要學生用心去感受詩歌的內涵,樹立遠大理想。在此基礎上,可以對已經進行分組的各小組進行激勵性比賽,通過對整篇詩歌的理解,再加以自我發揮創作,分別寫出表達自己理想的短片詩歌,讓每個同學參與進課堂活動中,講述自己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并對學生的理想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文章帶入學生日常生活中,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二、明確詩歌鑒賞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鼓勵學生進行詩歌鑒賞學習的探索
閱讀理解在語文卷子中所占的分值非常大,而古詩詞鑒賞在閱讀理解中是相當重要,可想而知,古詩詞鑒賞在語文學習中占有什么樣的地位。
詩歌的本質是情緒與情感的抒發,在詩歌鑒賞過程中,有利于學生積累大量的素材用以寫作,并在學習如何鑒賞詩歌時了解如何揣摩文章構架與內涵,學好詩歌鑒賞,對現代文閱讀以及寫作有巨大好處。在日常語文教學中,老師應當時常強調詩歌鑒賞的重要性,端正學生學習語文,尤其詩歌鑒賞的學習態度,只有擁有端正的學習態度才能夠將語文學好。詩歌教學過程就是一個創新突破的過程,老師需要擁有創新性和創造性,將詩歌中的場景描繪給學生,以此引起學生對學習詩歌鑒賞的興趣,同時在詩歌鑒賞學習時,讓學生可以自由發揮想象,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創造性的探索以及發現。
例如在學習《詩經·氓》時,老師可以在這之前給學生講述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由一個女人的一生為主線講述故事,勾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對詩歌所表達的故事有所了解的情況下學習文章,從而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以此引導學生學習這篇文章,了解這篇詩歌中女主人公對愛情婚姻的前后態度變化,積極探索文章的故事主線以及人物情感,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努力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三、豐富形式,構建平臺,發展學生個性特長
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普通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現階段的文化需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課堂教學要求老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長,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解決問題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為目標組織各種綜合性學習活動,以豐富語文學習的形式,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現自我,發展自己的個性與特長。
例如在學習李煜的《虞美人》時,可以根據學生自己的愛好與特長分為幾個小組。各小組可根據自己的愛好與特長進行詩詞演繹,愛好唱歌的小組可以以歌曲的形式演繹詩詞,愛好表演的小組可以根據時代背景及人物特色將《虞美人》排演成小劇場并在課堂上進行表演,愛好其他的同學也可以將詩詞演繹成不同的形式。以這種形式讓每個同學參與進課堂活動中,并在課堂活動中發揮自己的特長,鼓勵每個同學積極在課堂上表現自己,創建師生互動良好的自主型課堂,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四、結語
詩歌鑒賞,不僅僅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更是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對語文老師來說,教導學生進行詩歌鑒賞對提高語文學習能力有著極大的影響,而在對學生的教導中,必須創造師生良好互動,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努力創建自主型課堂,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詩詞鑒賞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馬雷.淺論高中語文詩歌鑒賞的有效教學[J].考試周刊,2013(80).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