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霞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習是人類一生中重要的啟蒙階段,在這個時候小學生無論是語言能力還是思考能力都會有顯著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其中發(fā)揮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語文閱讀教學,不斷提升自身的閱讀教學能力,極大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大家都能積極參與到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來。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逐漸普及,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其所教課堂的實際狀況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現(xiàn)如今,新課改已經(jīng)逐漸向全國普及,這就意味著成績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不是唯一需要考慮的因素,學校和教師應該將學生語言和閱讀能力的提升擺在重要位置,這無論是對他們將來更深層次的學習還是日后走上工作崗位都是有巨大幫助的。在這種情況下,對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已經(jīng)成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全新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作為引領者的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閱讀重要性,讓翻轉(zhuǎn)課堂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充分運用。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外閱讀形勢嚴峻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處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閱讀教學不只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閱讀學習,而且還需要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學校和教師一般都會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中真正能夠參與到課外閱讀中的學生卻是少之又少,一方面是因為學校由于資金和場地不足等原因無法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課外讀物,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如果教師不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的指導的話,學生根本就不知道在課下應該閱讀哪些書籍,小學生通常都喜歡直白的具有較多圖畫的書,但是這些漫畫書并不適合學生長期閱讀,缺乏文字的書籍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方面發(fā)揮不了大的作用。
(二)閱讀教學效果不顯著
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提升是小學語文教師一直以來不斷追求的主要目標。雖然小學教師已經(jīng)逐漸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但是經(jīng)過大量調(diào)查可以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效果仍然不容樂觀,主要的原因是語文教師沒有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合理的閱讀資源。眾所周知,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認識的漢字有限,必然不能深入理解具有難度的文章,而且,低年級學生在感情體會方面與高年級學生也存在天然的差距。以上充分說明了要想實現(xiàn)新課標和素質(zhì)教學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
(一)精心設計教學資料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大力發(fā)展,信息技術早已應用到各行各業(yè)中,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將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翻轉(zhuǎn)課堂模式便是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科技成果充分融合的典型試驗。在學習《沙灘上的童話》一文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出海邊的場景,大海是藍色的、海面上有海鷗在盤旋、海邊是金黃的沙灘,這樣可以引起去過海邊的學生的共鳴,那些沒有去過海邊的學生也可以通過這些畫面想象出大海沙灘的樣子。如果有富余的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踴躍發(fā)言,談談他們見過或腦海中沙灘的樣子,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提升他們的想象力。
(二)引入討論的學習模式
翻轉(zhuǎn)課堂模式的重點在于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處于被動學習的位置,而且需要在興趣的引導下,通過自學和討論來獲得知識、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組織行之有效的討論小組。在學習《亡羊補牢》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后,讓學生自行分組進行討論,然后分角色將當時的情景和對話表演出來。其他同學在臺下可以就“羊圈不補的后果”進行思考。然后教師可以讓大家就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污染”現(xiàn)象來討論“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寓意。很顯然,教師在課堂上采用討論和表演的方式能極大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閱讀興趣,學生能在思考中不斷深入理解文章的脈絡和主旨,再結合現(xiàn)實生活更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三)創(chuàng)新學習評價
翻轉(zhuǎn)課堂是以學生的自學為基礎的,在課后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是小學語文教師開展閱讀教學的重要步驟。學習評價可以通過提問形式和作業(yè)形式開展。比如,在學習了《伯牙絕弦》文章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都有好朋友嗎?哪些事情可以體現(xiàn)出你和朋友之間的友誼?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以“我的一個好朋友”為題目的作文,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寫出自己和好朋友之間發(fā)生的事情。再比如,學習完《踏花歸去馬蹄香》一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這一問題:什么形式可以表達出閱讀中的中心內(nèi)容?學生們的答案則是五花八門的,有的說可以通過畫畫形式表達,有的說可以通過歌曲來表達,等等。學生的這些回答都是發(fā)散思維的結果,并沒有對錯之分,教師經(jīng)常進行提問和布置開放性作業(yè),還能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這對他們學習其他科目也是有很大助益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素質(zhì)教育已經(jīng)開展了多年,新課改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但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卻沒有顯著性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開始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普遍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中,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難度顯著降低,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參考文獻
[1]陳奕.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閱讀翻轉(zhuǎn)課堂教學的研究[J].新課程(上),2015(12).
[2]冉旺林.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外語文,2016(19).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