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
【摘要】現在的學生生活在幸福的時代,從不缺衣少食,整天無憂無慮。他們只知道吃喝玩樂,根本不知道讀書的目的;大多不懂得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大多不在乎自己的學業,唯我獨尊,以我為大。在當今信息化時代里,他們面臨著太多的誘惑,五彩斑斕的電視畫面,神奇莫測的電腦游戲……如何讓學生知書達理、樂觀向上呢?筆者認為:誦讀經典是凈化每個學生心靈的最好方法。
【關鍵詞】德行教育;經典;心田;氛圍;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德行教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在當今社會科技發達、經濟迅速發展的形勢下,如何落實德行教育,是全社會及家庭共同關注的焦點。落實德行教育任務,是維系家庭和睦、社會安定乃至世界和平的睿智之舉。因此,讓孩子接觸國學、走近國學,既是培養他們健全人格和道德修養的必需,也是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俗話說“學國學的孩子不學壞”,那么如何讓學生的心靈植根于“國學經典”的沃土之上,讓國學在德行教育中發揮其重要作用呢?
一、誦讀經典詩文,滋潤學生心田
現在的學生生活在幸福的時代,從不缺衣少食,整天無憂無慮。他們只知道吃喝玩樂,根本不知道讀書的目的;大多不懂得孝敬父母、關愛他人;大多不在乎自己的學業,唯我獨尊,以我為大。在當今信息化時代里,他們面臨著太多的誘惑,五彩斑斕的電視畫面,神奇莫測的電腦游戲……如何讓學生知書達理、樂觀向上呢?筆者認為:誦讀經典是凈化每個學生心靈的最好方法。經典詩文是文學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凝練傳神,意境高遠,豐富的思想與生動的形象往往融為一體,耐人尋味,學生在閱讀經典詩文的過程中可以提高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于是,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可以讓經典照耀孩子們的童年。
在此活動中,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精心挑選經典內容。如低年級以《三字經》《弟子規》、格言警句、兒歌、童謠、童詩等為誦讀內容;中、高年級以唐詩、宋詞、《論語》、名著名篇等為誦讀內容,讓學生誦讀名家名篇,誦讀千古美文。日日讀,時時讀,積累妙言警句,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提高學生的德行素養。課前三分鐘、大課間前五分鐘,都是學生的誦讀時間,即使是朗讀能力、記憶能力不夠強的學生,只要堅持讀,也能背誦。學生讀得朗朗上口,韻味十足,個個徜徉其中,感受著誦讀場景的氣勢,品味著中華文字的魅力。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學生在經典誦讀的體驗中養心德,正言行,通過他們的所讀所悟內化為精神氣質。文化經典占據了他們的心靈,把他們的心靈引向一個廣袤的天地,讓它能自由自在地飛翔。
經典誦讀活動如清風撫慰校園,引領學生走進文化經典的圣殿,汲取精神營養。在這孕育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的校園內,孩子們難道還能不傳承經典、知書達理、樂觀向上嗎?
二、營造濃厚的誦讀氛圍,激發學生誦讀興趣
每天利用晨會前(9點40分—9點50分)進行10分鐘的國學經典誦讀。采用教師帶讀、學生齊讀、優生領讀、學生自由背誦等多種形式,學生堅持天天吟誦,根據實際情況制訂恰當的背誦量目標。常言道“書讀百遍,其意自見”,長時間地誦讀詩文,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影響學生、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誦詩的興趣倍感增加。
積極開展家校互助活動。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每天三分鐘”活動,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利用班級微信群上傳孩子的閱讀視頻,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學校和班級文化建設要努力體現國學教育特色。堅持將“經典誦讀”與班級文化建設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如:在校園墻壁上書寫唐詩宋詞經典詩句;在教室前墻以及教室內懸掛能彰顯中華傳統文化價值取向的內容(如出自《論語》或其他國學經典的句子)等。讓學生在校園內處處都能見到名家名句,在耳濡目染中培養背誦古詩文的興趣。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創建一個充滿“國學”濃厚氛圍的校園環境,使學生置身其中,隨時受到傳統文化經典的熏陶和感染。正所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
“沒有優秀的學校文化,就沒有卓越的學校!”目前,我校把“承古韻 尚和美”作為全校師生的生命狀態,作為學校的一種文化內核去支撐學校的發展,從一名語文教師的角度,我覺得這是一條開滿鮮花的道路。
三、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將課程文化指向學校的育人目標
課程一定要眼里有人!要讓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也就是說,一方面要努力將國家課程與本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結合起來,讓國家課程在本校更加有生命力;另一方面要開發和培育能夠補充國家課程的不足,或者是符合學校特色發展需要的校本課程,讓校本化的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和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協調一致,形成“門門課程都育人,節節課堂促發展”。
相信所有的人都認同這樣的觀點:教師既是辦學理念的實踐 者,又是學校文化的體現者,更是辦學水平的決定者。教師的水平決定著學校的水平,教師的品格決定著學校的品格,教師的精神決定著學校的精神。為此,讓課堂融入民族文化,讓學生與經典同行,與圣賢為友,讓他們的言行、人格、修養在國學經典的誦讀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教育;讓學生遨游于國學經典之中,感受著祖國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培養他們仁義孝敬、誠實守信、勤勞儉樸、堅強無畏、自強不息的品質,作為教師的我們責無旁貸。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