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潔迪
【摘 要】閱讀能力培養是小學語文學科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關鍵點,但是當前我國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培養還存在很大不足,學生的語感和語言理解能力上都存在很大欠缺。基于此,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應該得到重視。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中存在的不足,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應用進行相應轉變,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本研究中筆者著重分析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培養策略 研究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一要求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即要求教師能夠借助語文閱讀教學的契機,使學生逐步具備理解文章核心思想和寫作目的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感和語言理解能力,最終實現對小學生的語文素養的提升。因此筆者在本研究中集中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的科學策略。
一、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尋找激發學生閱讀學習興趣的契機。具體手段如下:第一,進行教學情境的積極創設。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要下雨了》這篇課文時,教師要積極帶領學生走向大自然,展開課外的實踐探索教學,讓其仔細觀察下雨之前的一些自然情境,如“燕子低飛”“魚跳出水面”等,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理解。第二,合理使用導語激發興趣。導語在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對課堂感情基調有著決定性作用。例如:教師在講述《松鼠與松果》一文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進行松鼠、松果圖片的展示,然后再向其提問:“同學們知道圖片上都是什么嗎?”“看到這些東西大家都會聯想到什么?”……借助問題引導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好勝心,進而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二、創設閱讀情境,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情境創設是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之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經驗,引發學生的共鳴。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積極創設和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教學情境。例如,在課文《桂林山水》,筆者依據文章內容特色,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帶來視聽盛宴,彌補文字在形象性和視聽體驗上的不足,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利用音樂配合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強化景物生動性的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依據情境展示的課文內容進行分段朗讀,在朗讀結束后我提出這樣的教學問題,“你們感受到了桂林山水怎樣的特點?”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桂林的水很清澈,有的說桂林的山很巍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閱讀學習和課文情境之間產生了必然的聯系,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產生了身臨其境之感,這樣的感官刺激下,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應用小組合作方式,創新閱讀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提倡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互助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彌補了傳統大班教學的不足。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合理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提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途徑之一。例如在課文《山中訪友》的教學活動中,為深化學生對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筆者指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出小組學習任務,如分析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并舉例說明。學生在分組學習中積極探討教師提出的問題,和單獨學習或者集體閱讀相比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高;為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依據課文內容開展問題競賽,教師提出教學問題,學生經過小組討論后搶答問題,這樣利于鍛煉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也是培養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途徑之一。
四、提升學生的閱讀信心
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建立閱讀學習信心,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在閱讀問題分析的過程中不斷激勵學生,學生出現理解錯誤的時候也不要忙于責備學生,而是在肯定的基礎上給予更正。例如,在學生完成對《女蝸補天》的閱讀之后,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設置閱讀問題,如:“文章中哪些語句能夠表達出女媧煉石的艱辛?”,由于學生剛剛閱讀完文章,對文章內容還十分熟悉,因此很多學生都夠找到相應的語句,這樣的難度較低的問題既能夠幫助學生準確掌握文章主旨,又能夠幫助學生建立閱讀信心。但是針對學生在回答過程中產生的疏漏,教師也需要在肯定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答案補充,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引導學生總結答案。
五、尊重學生個性,教授閱讀方法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傳授具有針對性的閱讀學習方法。例如在教讀《我最好的老師》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的初步閱讀,然后讓學生對課文提出疑問并分享,引導學生根據同學提出的問題在文中找去答案,從而養成圈畫生字和重點句子的良好習慣,然后基于學生的興趣特征和思維發展特點,采用圖片導入方法進行課堂教學導入。在授課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交流,自主閱讀,閱讀任務完成后,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并嘗試寫出中心思想;最后,安排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重點句子:“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綜上,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十分重要,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知道,現階段我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順應新課改趨勢進行合理教學改革,因此筆者在文章中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途徑,僅供廣大一線教學同行交流、探討。
參考文獻
[1]高傳虎,李佳佳.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25(01):117-118.
[2]李海燕,臧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9(12):132-133.
[3]李文霞,李艷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培養[J].課外閱讀(中旬),2013,12,(09):101-102.
[4]蘇月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導入策略[J].新課程,2014,17(1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