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紅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正處于關鍵時期,教師只有不斷探索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并結合相應的先進科學理念,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小學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是一個學生從基礎學習到中學階段學習的過渡時期,數學教學在這一階段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數學教師應積極引入思維導圖的方法,使學生的思維方式更接近自然的思維方式,基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可以使知識更加牢固,還能發展能力和思維體系。在小學高年級教育中,思維導圖是一種教學策略和模式,可以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意識更容易受到抑制,教師不能提高課堂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 思維導圖 教學方式 應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它是表達發散性思維并引導我們理解的工具。它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初,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導學方式,一種組織零星思維手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學模式內容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隨著這一趨勢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小學高年級教學教學,教師開始思考新的教學方法。四位導圖如從一個點拋射出無數的線來,可以大大挖掘人們的記憶力,語言等方面的潛能,而不管主觀或客觀因素,五六年級小學數學思維導圖教學是必然的,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并提出了指導式教學模式,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通過在課堂上的教學和指導,提高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如今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方式
目前,中國的小學數學教師慢慢認識到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同時,他們對周圍的環境因素很敏感,學生在課堂上很產生容易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對課堂效率影響很大,此時,教師要努力改革教學方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相結合。在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大多數老師教學方法相對簡單,內容不全面,學生積極性不高,不愿意思考問題,他們的能力很難提高,這對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知識是不利的。尤其是在當前數學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社會背景下,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趨勢,教師應高度重視探索教學改革措施,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相對科學的指導服務。此外,一些小學數學教師雖然認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教學實踐中他們忽略了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希望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通過自己的主動學習來提高教學效率,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很難達到,學生管理的缺失也會對他們自己的教學效率產生很大的影響。冗長乏味的教學和缺乏足夠的管理能力是許多小學高年級學生失去學習積極性的原因。
二、思維導圖對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性
1.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轉抽象變具體,增強記憶功能
如何學習數學是數學教學課堂上最重要的課堂活動,如果大腦中有清晰的想法,對解決問題將會非常有幫助。如何幫助學生理解一些復雜的數學題目,這對老師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學生的思維不是分割的,而是一個整體的整體活動,小學高年級數學的題目在應用類這部分,題目往往比較復雜,讓一個小學生去強行從字面上來理解題目的含義,有些難以理解。此時,如果教師教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來了解該主題,例如,教導孩子理解比例的題目,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圓圈并在圓圈內寫上比例,這樣孩子們就可以理解比例的含義是這個圈子占黑板的面積,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需要掌握的學習內容。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增加學生獨立學習的主動性,將復雜的意義形象化,讓學生獨立思考,可以充分發揮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2.思維導圖使學生效率提高,促進學生邏輯能力發展
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上,老師教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處理工具,將即將學習的新知識與以往學習的舊知識進行比較,并將各方面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可以幫助學生從大量的信息中找到信息之間的內在聯系。思維導圖就是在大腦中存在構架,是一項重要的管理技能,擁有結構化思維,可以更好地理解題目含義,更好地進行學習。尤其是在課程預習的階段,在教師的引導下,當學生在課前準備課時,他們可以梳理收集到的知識,制作思維導圖,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邏輯得思維能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在小學高年級數學的一堂教學課上,本章學習的內容是“大數的認識”。老師在黑板上先畫了一顆大樹,在樹的根部寫上大數,隨后在上面的一級分枝分別寫上“認識億以內的數”,“讀數”,“寫數”,然后在這三個分枝的上面繼續畫出三個方框,意思是在此基礎上深入了解,在方框內寫上“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并且學會改寫”,“四舍五入”,“數的產生”,在樹枝最上方又分別寫上“億以上的數并會改寫”,“十進制計數”,“計算工具的使用”,這樣,這節課的大致內容就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學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大數的含義,以及這章節應該學習什么知識,這對課堂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清晰地呈現需要學習的知識,并且有效地改變學生的認知風格,由此證明了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是有助于學生更加充分的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記憶的能力以及學習的效率,這在傳統模式是沒有的。
3.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解題思路,活躍課堂氣氛
在高中數學教育中,數學分為選修題和應用題。其中,應用題目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占整個試卷的大部分成績。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就復雜的應用問題而言,學生難以理解主題表達的含義,然而,在思維導圖教育下,學生可以使用思維工具快速理解該主題的含義。例如,如果學生面臨計算問題,他們可以首先使用思維導圖在自己的頭腦中呈現一些視覺例子,使用平時熟悉的物品來替換出現在題干中的復雜且難以理解的句子,然后再結合平時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還有在學習計算題的方面,如果要學習的是計算加減乘除,老師若是直接照教案對學生們闡述加減乘除的含義,那么學生們肯定會覺得晦澀難懂,并且逐漸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這時老師放下教案,用學生身邊的實例舉例,例如家里有幾口人,如果你的好朋友去你家玩的話,現在家里有多少人在呢,你的好朋友如果又帶著他的好朋友一起來了呢?按照此類的方法,一些難懂枯燥的學術概念很快就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師生的交流會變得更加融洽,學生可以自己完成思維導圖的內容,并在知識控制中發現自己的問題。
三、提高思維導圖在課堂上的使用效率
1.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激勵創新教學模式
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與教師的整體輔導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教師不斷提高自身能力,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班上的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應該學習如何使用思維導圖來教學和以各種方式傳達信息,利用一些與課堂教學相關的內容來進行有趣的教學,這樣可以更適合小學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還應不斷地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整體水平發展來說,是弊大于利的。教師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還需要向學生講解各類基本結構,最后將整個結構整合起來,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積極教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方式思考問題
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是課堂上的主角,學生之所以會分心,被外界因素輕易的影響,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沒有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老師的講課中去。這種一味的灌輸式教育對學生是不利的,所以,教師可以探索一種新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做主角,老師做輔助工作,這樣能夠使得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思維較為整體和立體,因此,如果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且參與進來。例如,在進行圓錐的學習時,老師可以不斷地以發問的形式來問學生,使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學生也能充分地了解了圓錐的概念。在課后,教師還可以布置練習題,讓學生充分利用思維導圖模式來解答。
如今傳統教學方法的發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教育改革創新已經是必然的,但是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還是不常見,總體應用比較少見,所以教師應積極推進開放的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雖然其中難題會出現,但如果能堅持對思維導圖的這一種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進和完善,這種方式會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讓學生走進教室,體驗收獲的快樂,最大限度尊重發展學生,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諶英.論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實踐[J].華夏教師,2017,(13):56-57.
[2]張偉.論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22):102.
[3]王海成.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空間與圖形”課堂的應用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