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軍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體育教育,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本文主要對目前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
【關鍵詞】體育課程 教學改革 實踐能力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我國教育事業在不斷地創新和改革。在高中體育課堂教育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入,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也做出改變,隨之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也有所提升。
一、轉變教學角色,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
在傳統教學中,在實際課堂中都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方式,學生在課堂上配合教師,教給學生進行填鴨式的教學。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狀態越來越被動,漸漸的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很明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以講為主的教學,是學生學習永遠處于被動,是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的。在新課程改革的進行下,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由教師教,學生學的這種教學方式,而是師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教授。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播者,而是要全方面的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教,將不再只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學到更多。目前社會的發展的速度很快,教師想要在短短幾年將學校中的教育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學生可以通過除了課堂上其他的途徑進行學習,并且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在實際教學中,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否定,擅自下結論。要用不同的思維模式來看待學生提出問題,相信學生是正確的。在現代的教學模式中,要鼓勵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學習,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況,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二、優化整合教材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在實際體育教學中,教師們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相較于其他學科,體育是一門學生參與性比較多的一門課程,學生不僅能夠在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還能很好的完成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體育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實際教學中,高中學生第一次接觸新鮮的教學內容,會有很強的學習欲望,對新鮮事物的興趣來源于內心深處,學習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另外,對于學生能否熟練的掌握這種學習知識,熟練的應用這種技能,需要一個不斷練習的過程。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技能、技巧、知識的過程更是如此,在實踐中鍛煉自身技能技巧,提升體育綜合素質。但當學生在體育訓練中,不斷地重復同一個練習時,會慢慢的產生抵觸的心理,這種心理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體育學習中,由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看出,對于學生自身參與性強的課程內容,可以迅速看到結局學習內容等學生會有很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強烈的學習欲望。高中體育教學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而言引起的學習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優化整合教材內容,對培養學生學習體育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盡可能的活躍課堂氛圍,將教學內容設計的趣味化,減輕學生學習壓力,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體育實際教學中,對于課堂表現很好的學生,教師要多加鼓勵;對課堂表現上會有有問題的學生,教師不要過多的批評、挖苦。以上的情況出現在課堂中,教師要適當鼓勵和表揚,鼓勵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三、嘗試創新性學習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學習,養成創新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可以拓展自身的知識面、積累知識、學習新的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感。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教學內容豐富,優化課堂教育,同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現代化科技進行學習,積累經驗,學習各種技能。如電視、網絡、紙媒等等已經成為信息的主要傳播途徑,各種不同的體育信息用過多媒體的途徑傳播出來,學生對其的觀看和閱讀的興趣大大超過了傳統的教學內容。因此,學生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對多媒體的關注,利用這些豐富的資源來完善自身對知識的學習,使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另外,受課堂時間限制,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體育知識有限、學會的技能技巧也有不多;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有很多流行運動項目,都沒有在高中體育課堂中設立,而學生對這些流行運動很是感興趣,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有目的性的進行體育活動 。為此教師和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區活動,或者在節假日進行體育運動等等。這種課外體育活動不但有利于學生的身體鍛煉,更能培養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
四、改進教學評價,實施新課程評價意義
在傳統教學中,學校、教師過分地看中學生成績,忽略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狀況、態度等,對教學中教師教授的技能技巧的應用,學生體育課參與的狀況不加以重視[3]。對學生單一、固定、死板的評價方法已經影響了學生對體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參與體育話動的熱情,最后,現有的教學評價不僅沒有對學生學習體育起到推進作用,反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體育的興趣和意義。
例如,在體育知識學習中,有的同學因為自身原因,身體素質很好,經過一段時間的體育鍛煉,不僅自身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成績還是一直下降狀態,這樣的學生就會在原有的評分基礎上,降低一點;反之,身體素質不好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鍛煉,成績得以提升,在原有的評分基礎上會直接上升成另一個等級。教師在給學生進行評價時,很客觀也很合理,能夠接受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不同的學生,讓不同的學生在適合自己的環境中學習,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這樣的“差別對待”有利于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評價,教師也可以將在教學的過行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還改善。在學生和教師的相互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技能得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會有所提高。
結束語:新課改下,我國體育教育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再適合現代教學,我國教育部門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素質的培養。在體育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不斷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和體育素養。
參考文獻
[1]柏燕.研究高中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對策[J].新課程導學,2018(03):32.
[2]潘軍艷,馬良.淺議陶行知教育思想對體育教學的影響[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02):75.
[3]孫啟山.探討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思路與方法創新[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