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麗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0例兒童保健門診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參照組各100例。觀察組進行健康教育,參照組進行常規干預,對比兩組患兒家屬的焦慮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兩組患兒家屬干預前焦慮評分、不確定感評分對比差異不大,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家屬干預后焦慮評分、不確定感評分與兩組患兒家屬滿意情況對比顯著,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兒童保健門診中進行健康教育,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兒童保健門診;健康教育;緩解焦慮
兒童保健門診是指各級醫療機構采取多種有關保健措施,專為提高兒童健康、促進兒童生長發育而開設的機構。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作為家長也應與時俱進對有關兒童方面的母乳喂養、不良行為矯正、生長發育評價指標等進行了解,對兒童身心和諧健康發展大有裨益。本次研究選取200例兒童保健門診患兒作為研究人群,對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觀察分析。現將具體結果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0例兒童保健門診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參照組各100例。觀察組100例,男孩54例,男孩46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年齡(4.03±1.02)歲。參照組100例,男孩51例,女孩49例,年齡3~7歲,平均年齡(4.82±0.54)歲。200例患兒中,24例缺鐵、36例缺鋅、48例厭食、32例偏食、20例偏胖、10例偏瘦、25例齲齒、15例有其他問題。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有一定對比差異但不明顯,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參照性比較強。
1.2方法
參照組進行常規干預:包括用藥指導、飲食護理、疾病知識宣傳教育等內容。觀察組在常規干預之上進行健康教育:在進行健康教育之前應對患兒家屬的心里特點以及實際需求進行了解,同時根據患兒身心特點對進行健康教育的場所環境布置得溫馨可愛,可對患兒緊張恐懼心理加以緩解,有利于建立良好醫患關系提高治療依從性;保健醫師應根據患兒的不同病癥對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疾病講解及示范,面對面對患兒家屬存在的疑問進行及時解答,在重要環節應進行示范教學,有利于患兒家屬對相關疾病知識的有效掌握;在開展健康教育較為顯眼的場所提供簡短易懂的疾病手冊,講解結束后為患兒家屬發放科學育兒與疾病防治光盤或手冊,致使疾病知識能快速被患兒家屬所理解;對接受保健的患兒進行定期各項生長指標檢查并做好相應記錄,建立有針對性的個人檔案,將患兒在體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記錄,以作為實施保健措施的參考數據。對于特殊患兒因特殊對待,不能采用同一體檢指標對待所有患兒;運用多媒體設備將有關的健康教育內容進行滾動播放,包括正確母乳喂養、流行疾病防治、嬰幼兒早教等,使患兒家屬在兒童保健門診或者候診室等待時對健康教育知識進行掌握;保健醫師可不定期開設有關疾病防治、母乳喂養、嬰幼兒早期教育的健康知識專題講座,有利于集中對患兒家屬進行指導且有較強針對性;將兒童保健咨詢電話對患兒家屬進行告知,方便患兒家屬及時進行咨詢,同時有利于兒童保健門診對兒童各種疾病、生長情況進行了解,為促進科學保健知識的提供意義深遠。
1.3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 19.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加標準差方式(x±s)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X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兒家屬干預前后焦慮評分與不確定感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兒家屬干預前焦慮評分、不確定感評分與參照組的對比差異不大,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家屬干預后焦慮評分、不確定感評分與參照組對比顯著,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家屬具體評分對比詳見表1。
2.2兩組患兒家屬滿意情況對比
觀察組100例患兒家屬經干預后,特別滿意85例(58.00%),滿意12例(12.00%),不滿意3例(3.00%)總滿意率為97.00%。參照組100例患兒家屬經干預后,特別滿意48例(48.00%),滿意22例(22.00%),不滿意30例(30.00%),總滿意率為70.00%。兩組患兒家屬滿意情況對比差異明顯且存在統計學意義(X2=26.4562,P=0.0000)。
3討論
受著舊時代的思想影響,多數家長育兒觀念還大多停留在老一輩的經驗上,缺乏一定的科學合理性,不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發育。兒童保健門診部門是就科學喂養、評估兒童生長發育、疾病宣傳教育等內容,培養家長科學育兒理念促進科學育兒知識體系建立。據相關研究,健康教育的宣傳途徑多樣,可通過現場指導、投放資料、現代信息技術宣傳等吸引家長投身于兒童保健中來,對有效預防幼兒早期疾病、促進幼兒良好生長發育、緩解家長不安情緒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在兒童保健門診中的應用價值較大,對有效減輕患兒家屬焦慮、增強健康教育知識儲備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