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在小學學習時期,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就是語文,而語文作文教學又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作文知識本就枯燥乏味,加之學生缺少寫作素材,寫作基礎薄弱,所以其對作文學習根本不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從小學生的實際需求入手,采取合理的形式對小學生進行語文知識教學,以最大程度提升學生對作文知識學習的喜愛程度,提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下文就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對語文字詞的掌握,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加強小學生對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在寫作中表達自身的真情實感,由此可見,語文作文教學對于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時,要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作文教學呢?
一、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寫作熱情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大都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即一昧對學生進行寫作知識講述,忽略學生對作文知識的理解程度,學生本就對枯燥的文字寫作不感興趣,加之教學死板,甚至導致學生對作文知識的學習產生厭惡情緒,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教師首先需要營造一個民主、和諧、愉悅的寫作環境,對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有積極作用,其次需要鼓勵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寫作,寫作完成后,再讓學生上臺來朗讀。例如,我讓學生寫一篇《我的媽媽》的作文,然后支持學生主動到講臺上朗讀,不管是從內容、語言方面去分析,還是從情感上去分析,都能幫助學生掌握寫作的要領,讓他們能熟悉應用語言句型,提高寫作能力,而這種討論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有效促進了學生對作文寫作的興趣,并讓寫得好的學生獲得成功體驗,讓寫得不好的學生找到問題,及時糾正。
二、創建輕松愉悅的寫作氛圍
良好寫作氛圍的創建,有利于讓學生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放飛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有利于學生寫出完美的作文。這就表明只有營造舒適的、和諧的教學氛圍,才能激發小學生的寫作欲望,使其充分表達自身的想法與觀點。所以,語文教師應調動學生情感,營造良好的作文教學氛圍,使其愿意寫作、樂于寫作。教師在向學生傳遞信息,進行寫作教學時不應機械地拋出寫作題目活著材料。而是需要根據寫作的要求創設情景,營造相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觸景生情,達到在寫作練習時渾然忘我的境界。例如:教師在寫作教學時應用語言與眼神甚至是肢體動作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對小學生而言,他們最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以及對自己作文的點評,都希望自己的作文是班級里最優秀的。所以,教師應在課上多表揚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好句、好詞以及好的修辭手法。同時也應該糾正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也會增進師生感情,并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教師的鼓勵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而對于那些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給予關切的目光以及細心的輔導,善于發現他們作文中的閃光點,用鼓勵的方式來使其嘗試到成功的喜悅。
三、寫作教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立足于現實生活,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限制,讓小學生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幫助小學生在對日常生活的觀察中找到寫作的思路和靈感,從而寫出高品質的作文。小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與學習能力不同,因此語文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個性特點進行分層教學,讓每個層次的小學生的寫作水平都能夠得到提升。語文教師要鼓勵小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以及身邊的人,能夠做到隨時對地的積累作文寫作材料。同時,語文教師應該鼓勵小學生養成記日記的好習慣,將生活中發生的事情以及書中的優美的句子等記錄下來,這樣以后寫作時就不會再出現不知道寫什么的尷尬局面。只有小學生樂于寫作、樂于動筆、樂于學習,才會更加積極地投入到作文寫作中。
四、拓展學生的閱讀面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介紹學生閱讀較好的文學作品,以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為作文教學鋪墊道路。如此從課外閱讀中吸取營養,吸收信息,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作好筆記的習慣,做到“讀書動筆墨,動筆墨讀書”,作文時便能水到渠成了。學生課外閱讀時的語言積累可分以下四類:第一,摘錄精彩的句段。如摘錄格言警句、優美的描寫文字,以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等,摘錄時,有的照原文抄下來,有的稍作刪改再寫下來。摘錄后盡量寫上一兩句評語類的話。這類訓練主要是為了豐富語言、增長知識、啟迪思維。嚴格來說這不屬于“作文”,但它卻是作文的前奏,是作文必備。第二,根據原文編寫故事。如續編故事、改寫故事,或模仿原文新編故事等。這類訓練通過讓學生聯想,發展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第三,寫出文章提要。即把閱讀過的書或文章的主要內容經過分析、概括以后,用簡明扼要的話分幾點列出,或寫出內容梗概。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從中學習表達方式,并發展抽象思維能力。第四,寫心得體會。即把閱讀后的收獲感想寫下來,這是作文的重要訓練形式。寫時要注意聯系自己思想實際,也可適當應用原文??梢韵葦⒑笞h,也可以邊敘邊議。它具有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交叉使用的特點。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作文教學,需要教師順應新課程改革背景,改變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寫作熱情,并創建輕松愉悅的語文作文教學環境,將語文寫作教學與學生具體實際相結合,提升作文內容的真情實感,并在教學中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蔡春玲.新形勢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文教資料,2015,18(29):70-71.
[2]王秀麗.如何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學周刊·B,2016(8):175.
[3]劉凌云.我手寫我心 美文出個性.現代閱讀[J].教育版,2015(10).
[4]靳健.后現代文化視界的語文課程與教學論[J].甘肅教育出版社,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