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升亮
【摘 要】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強化培養,是教師肩負的重要使命,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更是教育現代化進程持續加快的必然趨勢。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應在素質教育理念與創新教育理念的正確引導下,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為學生開拓出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抽象思維,引導學生主動投身于知識的海洋,繼而構建完善的認知體系,學生掌握更多的基礎技能,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數學教學工作將會走向更大的成功。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進行了深入思考與實踐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 思考 實踐 分析
時代在進步,教育在創新,教師的教學思路發生了極大轉變,學生的認知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調動小學生的自主探究熱情,利用先進教學方法刺激學生的興奮點,融合趣味教學元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給予學生更多的成功體驗,進而滿足學生的內心需求,學生在思考中進步、進步中成長、成長中成才,這將揭開小學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貢獻出強大助力。筆者憑借自身多年的實踐經驗,簡要論述幾點新的看法,希望可以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與借鑒。
一、立足教材,培養核心素養
課堂是學生學習能力全面提高的主要場所,教材是學生邏輯思維充分活躍的必備條件。小學生的學習經驗不足,知識儲備不甚豐富,因此需要教師的及時解惑才能走出思維局限,從而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迎接未來社會的各項機遇和挑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要始終立足于教材,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實踐活動的組織,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能力,體現出數學課程改革的顯著成果。例如,在學習《小小養殖場》時,我們設計了一個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電視、報紙、真實的動物,觀察小動物的飲食習慣,然后讓學生先分組制定調查計劃,然后調查整理調查記錄,分析調查結果,最后進行分組的交流討論,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樹立意識,指導教學實踐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物質。利用意識指導實踐,往往可以取得效果的事半功倍。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率先樹立起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意識,同時創新教學方法,控制教學節奏,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最終實現培養目標的順利達成。例如,在《長方體與正方體》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使學生對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形狀、點的分布、線的分布以及面的分布等內容有所了解。由于長方體和正方體均為立方體,它們不能像平面圖形一樣簡單的在紙上表現出來,在三維空間中,立體圖形不僅有長和寬的概念,也有高的概念,這對于剛剛接觸立體圖形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因此,在《長方體與正方體》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幫助學生初步形成空間與平面、二維與三維概念的認識,使學生初步掌握立體圖形的相關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聯系生活,引導學生創新
知識源于生活,小學數學教學只有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才能使學生更易于理解所學知識,用知識指導實踐,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需基于學生生活設置探究性問題,使學生在實踐探究中培養創新能力,發展核心素養。例如,為了考查學生數學綜合應用能力,發散學生思維,指導學生實踐創新,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康康要與2個朋友去杭州旅游4天,總共的旅游費用為2800元,且至少要游覽5個景點,請為他們計劃具體行程,設計最佳旅游方案。在設計中一定要注意住宿、交通、游覽景點、時間與經費安排等問題。”接著,筆者要求學生通過網絡來搜集資料、設計方案。學生充分發揮主動意識,自主進行實踐探究,有的學生基于景點最優來設計方案,有的學生基于交通最便捷來設計方案,有的學生基于來回時間點最佳來設計方案……每一位學生的設計都各有特色,在這類實踐探究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培養,思維敏捷性也有所發展。
四、創設情境,強化思維品質
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數學學習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通過對知識的聯系與整合來解決數學問題。因此,教師可通過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來啟發和引導學生思考,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例如,在教學完《圓》的知識后,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創設如下教學情境:小軍想騎單車玩耍,面前擺了三輛單車,他先騎上車輪為正方形的那輛,結果無法移動;接著,他騎上車輪為橢圓形的那輛,能移動了卻跑不快,也不好騎;最后,小軍騎上車輪為圓形的那輛單車,跑得很快。學生們邊看視頻邊議論,課堂氛圍十分活躍。筆者適時提問引導:“單車的車輪為什么要制成圓形的,其他形狀為什么不行,你能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解答嗎?”問題一提出,學生們開始交頭接耳,甚至開始翻閱書本,紛紛結合正方形、圓形、橢圓形的特點來談自己的認識,很好地運用了所學知識來解答問題,邏輯思維能力得以培養和訓練,如此,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亦獲得了較好發展。
五、評價考察,積累更多經驗
在教育教學中,考核評價是很重要的環節,考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考察過程中,不過分強調速度的快慢,速度的訓練在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同時,忽略了思考的過程,考查內容中也要包含數學素養,考查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程度,基本計算能力,空間想象力等等,尤為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設置一些相對較難的題目,不單單從結果判斷答案的對與錯,而是判斷學生的邏輯推理、思維方向是否正確,也可以設計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引導學生用變通的思維思考問題,根據實際情景多角度思考,行程變通的思維意識,讓學生積累經驗,這些經驗逐漸形成數學素養。
六、結束語
數學素養的本質是文化素養,其主要目的是開放學生的思維,在小學學習階段來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數學意識進行培養,并且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對實際生活問題進行解決,以此來提高其綜合素質.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內容,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把握住數學素養的重點,展開合適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陳露.例談數學建模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J].現代閱讀,2016(6)213-214.
[2]郝明亮.淺談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體現,[J]青年閱讀,2015(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