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劍英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占據著非常大的比重,可以說是小學試卷中三大板塊中的一足。而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作文教學過程時,往往對表達能力比較出色的學生都相對喜歡和留意,卻對表達不怎么的后進生常常被忽略。但是課標中擲重標明,不讓一個后進生落伍。為了能讓全面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為此,今天,本人就針對這群后進生進行談談自己指導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對于這一部分的學生,首先教師要有恒心去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我們都知道,這一部分的學生,在他們的內心里,是不太自信的,加上其他知識方面也不太扎實。所以,一到寫作課時,他們就感覺頭大,不知該從何下手,要如何清楚表達……時間久了,就漸漸覺得寫作是自己心里最懼怕的事情,也就無從談起信心。所以這時作為教師首當其沖就是要親自指導鼓勵他們,哪怕是他們再為簡單的一兩句能夠表達清楚的話,也要給予及時的認可,使他們真正品嘗到被肯定贊許的喜悅心情,那他們才會慢慢樹立起自己寫作的自信心。
二、注重加強這一類學生的字詞積累與運用
為什么這一群體的學生在一提到寫作時要有這種情形呢?剖其根源或許是他們先天性因素決定,或許是后天環境所影響,但不管何種,基于他們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許是不太注意聽課,也許是比較懶于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一些最為基本的作業。我們都知道,“懶”是萬事不成的根源,縱使你有天大的愿望,也終將只是空。所以,一定要這部分學生克服“懶”的習慣。所以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在教學全班識字詞時,就要多傾向于他們,讓他們更多些運用所教的生字詞來活用到現實生活中去,才能不斷豐富他們的詞匯,只有運用多了,這些知識點才會從具體的量變轉到較為高級的質變,從而提高這群孩子語言文字的連貫及表達能力。
三、擴大孩子們的閱讀視野
當這群孩子字詞句逐步積累有了一定的基礎后,就應該增加他們的一些優秀作品閱讀范疇,最好每天能堅持半把個鐘頭的閱讀時間,同時指導他們在閱讀中要學會做讀書筆記,尤其是當讀到自己覺得描寫得精辟的地方或優美的詞句處要加以摘抄記錄,學會在寫作時在適合的語言環境中靈活借用這些優美詞句等來增添自己文章的風采。當然,除此之外,也可以舉行各種豐富的活動,讓他們多參與進來,開拓他們更廣闊的視野。
四、教給他們寫作的步驟方法
這些學困生如果有了前邊的這一定基礎后,教師可以結合功底較好的學生,用精準扶貧的“一幫一”或“一幫二”的方式指導學困生學會寫作的步驟方法(即小學中段的三段法或高段的五段法等。)、寫作選材、首段與尾段的主要內容表達結構、中部段落要如何構段等。使他們覺得寫作也是有法可依,有事可敘,從而不再產生畏懼壓力。
五、用寫日記的方式來提高他們語句表達通順能力和詞匯運用能力
當這部分學困生能基本會用教師所教的寫作步驟方法去寫作后,此時主要重點是加強他們語句表達通順練習及用詞精準的推敲訓練。此時,教師可以通過某段話或一些句子的選詞練習來進行訓練。同時要靈活布置他們每一天的隨練日記任務,指導他們多角度進行觀察,并把自己所聽所看所想等用流利的語言文字進行表述出來,方式可以是多樣的,結構可以多變,只要能提高表達能力即可。
六、加強對學困生的作文指導與批改
正所謂像我們的偉人毛主席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那句話。當這些學困生的寫作能力上去了,但是,達到了什么樣的程度,還得要通過多次的作文實踐活動來分析,才能對他們的信息獲得一個較為準確的認知。因此,教師除了檢查他們每一天的日記外,每一周還應布置一篇作文練習,用于檢驗他們綜合習作水平的提高狀況,以便使自己更好地了解,把握判斷。
七、樹立榜樣,向更高看齊
當這一群學生的寫作水平提上來以后,為了使他們能向更高的水平學習,教師就可以開始拿那些優秀學生的一些例文來進行剖析,讓他們明白這些學優生作品之所以成功的奧秘所在,使他們有了一個更直觀的榜樣。同時,還可以邀請優生們向他們一起談談寫作時的經過、心得體會及感受,從而讓這群學困生有人可鑒,有文可模,以達到向更高更上看齊。
總之,小學學困生的作文指導是一個相當艱巨而漫長的工作。所以要求指導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必須要煉就有不焦不躁、不忿不發、堅持不懈的毅力與恒心,以激勵孩子們那本來就十分害怕、脆弱的心態向前不斷發展。只有這樣,才會有希望把這群弱勢群體的寫作水平提高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