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善美
摘要:從數學課程標準出發,認識新形式下的課堂教學。強調數學課堂應“以人的發展為目標,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好的課堂教學應“能促進有效學習的進行,使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個性化發展成為可能。”本文著力討論在新形勢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農村教育;初中數學;問題與對策
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在初步完成教育基本理論更新,課程教材重建以及大量實踐驗證后,正在全國中小學教學領域加速推廣、普及與深入。這場影響深遠的教學改革運動,對于廣大中小學校以及新老教師不僅是機會也是挑戰,挑戰既源自于教育觀、課程觀、教師觀、學生觀等理念需要更新,更意味著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變革。就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分析目前農村中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探究出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
1.教師隊伍不穩定性
雖然師范院校造就了很多教師,但我國農村師資仍然是缺乏的,主要是師資分布失調,條件好的學校教師超標,條件差的學校師資薄弱。大部分在農村里教出成績的教師就往縣城里調,而新來的教師又得靠自己去摸索,探討教學經驗,得出些成績又調走了。
2.農村教師知識更新慢
在現代知識激增,信息萬變的情況下,教師的“一桶水”還得經常更新?,F在青島市對教師培訓花了很多經費,也非常重視,但是農村學校教師培訓的名額少,普通教師出去培訓的機會比較少,交流的機會也比較少,對新事物接觸比較遲。
3.教學模式傳統化
搞好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是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正如美國數學家洪斯貝爾格在《數學瑰寶》中所說:蹩腳的演奏會把最迷人的樂曲搞的一團糟,同樣拘泥于呆板的合乎程式的講解,也會把很迷人的數學思想弄得黯然失色。農村教師教法上仍然多是注入式、滿堂灌,不注意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激勵學生學習興趣。
(二)家庭社會方面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見家庭、社會的環境對學生也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家庭中學習的氣氛不濃,家長知識水平不高,對學生學習不聞不問,認為讀書讀好讀差一個樣。沒有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三)學生自身方面
1.學習方法
學生由小學升入中學,還一直保留著小學生的那種被動的學習方法,保留著小學那種灌輸式的學習方法,只認為學習是教師布置下來的一種任務。對于一個問題,他們不是主動去獲得,而是教師去分析,于是家庭作業中,許多學生不愿意去做數學作業,英語、語文作業只用抄或背,而數學作業必須要思考才能完成,這樣許多同學為了完成作業而去抄同學的。
2.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里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不嚴格,不一定要學生寫出這樣算法的依據,但中學中一般要求每步有根有據。還有如學生對數學的書寫格式要求,小學約分可以在式子中直接約去,而中學約分一般在草稿中約去的。
二、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對策
(一)做好教師隊伍的建設
我們數學教師應當是“教師”,而不是只懂數學偶爾教教書的人,努力培養教師的工作熱情、責任感,對科學的好奇心,以及數學教育研究的能力。這在農村初中更為重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第一,各級黨政必須要有戰略眼光,切切實實關心教師,努力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讓全社會都來關心教育事業,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縮小城鄉差距,縮小各兄弟學校間的經濟待遇差距。引進城市優秀的教師隊伍,給農村教師隊伍的教學進行指導,增強農村教師隊伍教學水平。此外,新老師教師之間建立“拜師學藝”儀式,新教師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經驗,老師教師從新教師哪里可以獲取新的教學激情。
第二,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加強教研組的力量,給教研組適當的活動經費和權力。培訓學習多考慮農村教師,每個學校不應該只考慮讓領導或領導認為優秀的教師去參加,教師應該輪流參加,應該多考慮從沒有參加過培訓的教師參加或很少參加過培訓的教師參加培訓,給每一位教師都提供外出學習機會,提高教師教育科研水平。
第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放手,把課堂教給學生,給學生提供主動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對于學生的作業要求方面,可以正對不同水平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是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完成。
(二)做好家庭教育的培訓
學校可以建立家長學校,根據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進行不同程度的培訓。是每個家長都能夠足夠重視學生的學習,引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對學生學習的關心,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三)培養學生能力
1.培養學生合適的學習方法
通過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以及考試成績等,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每個學生養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2.培養學生的良好的思維品質
在數學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擺脫固有模式,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思考問題,應該不滿足于停留在表面現象上,引導學生善于概括歸類,善于抓著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善于予見事物發展進程,把思維引向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要鼓勵學生問題敏捷,反應速度快。
3.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習慣影響人的一生,作為教師,也是學生的引路人。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在沒有家長和教師看管的情況下,良好習慣的學生也能獨立的完成學習任務。
三、結語
在影響農村初中數學教育發展的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關鍵。人要在其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克服不利條件,挖掘潛在資源,向陶行知、陳鶴琴等老一輩教育家學習。只要政府、社會、家庭、學校共同努力,每一個學生定會取得良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