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金
作為班主任最頭痛的就是管理學困生,那么如何管理好這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呢?談心是最關鍵的辦法。
作為班主任如何與這些學困生生進行談心,才使學困生相信你、佩服你、受你管。讓全班同學都有一種凝聚力,讓你這個班主任在同學面前更有親和力?在面對處理學困生的一些錯誤中,如何注意與學困生說話的技巧,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面對同一事情,與學困生談話的方式不同,會收到不同的效果。
比如有一個學困生遲到的現象,有些老師看到后會說:“你怎么又犯了,經常這樣,差就是差”。說話的語氣很生硬,態度也不好。這樣很容易導致學困生不喜歡。我想我們可以用微笑,態度和藹,用溫和的語調問清楚遲到原因,然后告訴他(她),以后動作要迅速,要有時間觀念,盡力不再出現這種現象。話說的語氣和藹可親,態度友好,收到的效果就會好得多!又如聽到班級同學反映學困生其他的錯誤時,對學困生的思想教育,注重談話的語氣、態度,必須從找到問題的角度觀察與他聊天,不要讓他知道是其他同學說的,避免他與班級同學引起誤會,造成學困生的逆反心理,增加班主任工作的難度。
在對學困生的未來理想教育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根據學困生的特點,因為學困生的理想、目標都不明確,有些甚至什么都沒有。對這些理想、目標不明確的學困生教育時,有些班主任會譴責:“你看,學習成績不好,紀律各方面也不好,還做什么人?看你以后出社會又怎么生存呢?”這這樣說話只會損害學困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沒有發揮到激勵他們的作用。如果換一種方式,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去談話,談論他的特長和優點,多從他的“閃光點”出發,心平氣和地與學生交談,用班主任或學困生熟悉的人為例子,舉例一些學習好的與學習不好的成功、不成功的經驗例子,與學困生認真分析那些沒有追求、無事生非、學習不好、不會做人的出社會后的不好弊端,這樣學困生更會愿意接受,也會將達到教育的目的。在與學困生的交往中,注意說話的藝術態度,把握學困生的心理變化,班主任與學困生說話的方式、藝術可產生許多積極的影響。在教育學生、找學生談話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善于觀察學生的心理,把握氣氛。在班主任管理班級中,我們經常發現有些班主任很勤奮下班,勤奮的管理,對學生總是大喊大叫,說了很多,但沒有學生聽;有些班主任一進教室,站在講臺上,學生看見教師,在臺下立刻沉默安靜,眼睛看著老師,老師說的不多,語言平淡但極為優雅。“講臺上老師輕輕地說,講臺下學生認認真真地聽。”這就達到了我們教育想要的教學效果。我在這個問題上認為:平時從教學常規抓起,注重課堂氣氛方面的培養。例如,班會課上,要求學困生坐的姿勢標準,不亂說笑,不允許做其他無關的事情;站著與在學困生談心說話時,班主任善于把握講話節奏,善于控制說話的氣氛,在講課過程中,有學困生說話,作為班主任先不罵學生,停下課聲音,只要用兩眼注視他,持續超過10秒。這種效果是比反復強調學生“安靜”效果好得多。
坐在一起與學困生親密的交談、推心置腹,可使原本有矛盾很深的人成為朋友。班主任與學困生談話時,學生的心理狀態總是因人而異:學困生中有些有防備的心理,有恐懼心理,有蔑視心理,有驚慌心理,也有高興心理。抓住他們的根本,根據他們不同的心態,仔細觀察學困生的神情、說話、習慣、運作等一些變化,在本質上,準確地判斷真理,然后對癥下藥,班主任與學困生談心不要總是坐在辦公室、會議室。免費聊天,比如在校園里散步,在教室外娛樂的時候笑談,都可以是富有成效的談心。與學生談心是班主任的一種韌性教育,是對班主任的性格、氣質、意志的綜合水平測試。班主任與學困生談心的技術用得當是轉化學困生成功的關鍵。
班主任與學困生進行談話時,要引導學困生感受到社會生活中的美麗,在生活中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目前初中學校的生活會受到社會各種各樣的影響,學困生們經常遇到的一些煩心事情。只要學生們愿意與班主任討論這些問題,班主任不要教他們避免麻煩,消極對待,而是引導學困生面對現實,分析事物的矛盾,積極應對,并幫助學困生激發熱愛生活的情感,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