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形勢對高校教育教學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和豐富大學生活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本文就“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和發展作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以人為本;高校;學生管理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地方,在引導高校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學生管理工作至關重要。傳統觀念下,高校學生管理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在學習和活動。一般情況下,學生必須無條件服從學校的規章制度、課程設置和活動安排等。很顯然,這種管理已經不適合高校學生發展的需要。高校學生畢業后走向社會,他們的自主意識必須在大學得到培養和鍛煉。要想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創新學生管理工作方式至關重要。
“以人為本”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它賦予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新的使命,高校必須結合“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不斷完善和改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配合。
一、 “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概述
所謂“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就是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理念。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要求學生管理工作者必須轉變教育思想,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配合管理、主動參與管理。同時,在學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須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積極維護學生的權益。也必須在管理上體現人性化,為學生的學習、成長營造一個健康、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二、 當前高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 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高校學生管理中,學生一直扮演著“被接受”的角色。管理者將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強加于學生,強制性的要求學生遵循管理制度,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不重視學生受教育的功能性、主動性以及差異性。在這種被迫式的管理方式下,高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表現為高分低能,學生不會主動去挑戰新鮮事物、工作態度不積極,常常要等著他人安排和指揮,缺乏挑戰和創新精神。
(二) 學生管理工作不均衡
育人育才是高校的重要職責,但是就目前來看,高校學生管理以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為重點,而對學生生活上、情感上以及心理上的管理相對薄弱。其實,學生進入大學,從最開始的調整角色到融入新的群體,從一個大學新生到步入工作崗位,都需要有學生管理者為他們指點迷津,通過各類課程、講座、座談、交流等,讓學生從中學會調整、適應,學會應變各種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三) 管理方式落后
長期以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所采用的管理方式比較落后,如面對面的批評和教育。而這種管理方式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尤其是當著其他同學的面,批評學生的時候,會讓學生感覺很沒有面子,從而引起學生內心的不滿,繼而抵觸學校的管理規章制度,影響到學生的發展。
三、 “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策略
高校學生管理是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手段,面對形勢嚴峻的社會,高校要想將學生培養成適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就要立足“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有效地做好學生管理工作。
(一) 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
學生作為高校教育管理的對象,學生管理工作是為學生服務的,對學生管理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重視學生的作用,圍繞學生需求開展管理工作。因此,要想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學校就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立足學生實際,一切為了學生,把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充分發揮教書育人的作用,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從而不斷完善學生管理工作。
(二) 擴大學生管理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中學的應試教育培養出的學生只會專心學習,到了大學更多的誘惑使得學生無所適從。有的學生繼續一心學習,有的學生則被吸引到了網絡、追劇等不健康的學習狀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對學生生活、心理、意識形態等方面的管理相對薄弱,使得學生的大學四年度過的不夠充實,甚至是渾渾噩噩。現行社會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難度不斷增加,高校要想抓好學生管理工作,就必須立足現狀,適當擴大學生管理的深度和廣度。首先,要繼續加強學生學習的管理,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其次,加強學生生活上的管理,密切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態,特別要加強對特殊學生群體的關注;在心理方面,學校也要做好學生的心理指導工作,加強學生心理教育,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三) 革新管理方式
批評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影響著學生對教師和自己的認識。一個錯誤的方式,將導致學生失去對學習、生活或者自己的信心。所以,高校管理者要革新管理方式,擺脫面對面批評的方式,善于利用信息化技術來開展學生管理工作。教育管理者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構建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實現管理者與學生之間的個性化交流和溝通。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四) 完善學生管理制度
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完善學生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其次,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增加學生管理制度的靈活性,對學生的管理要有獎有懲,避免學生管理走向“死胡同”;增加學生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爭取學生的主動配合,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
四、 結語
綜上,“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下,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須轉變觀念,革新管理方法。學生管理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育管理者必須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高校學生管理實際,不斷優化管理制度,增強管理的人性化,從而引導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儀富強,李明斌.以人為本教育觀下的高校學生工作淺析[J].商業文化(學術版),2014(07):169.
[2]宋光榮.淺談高校學生思想工作管理的加強[N].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3,25(04):15-16.
作者簡介:
丁大勇,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大學數學統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