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積極的校園文化不僅讓人外在心情愉悅,更會激發每個人內在的成長動力,本文從五個方面進行論述:和諧環境,走進每個人情感的向心力;團隊建設,激發每個生命體的內驅力;成事成人,喚醒每個人的內驅力;實踐創新:激勵每個教師的創造力;與時俱進,傳遞正能量。這是一所學校的辦學文化,更是每所學校都承載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和使命。
關鍵詞:德育引領;教育幸福;以人為本
每所學校都承載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和使命,瑯瑯讀書聲從晨起到日落,孜孜學子暢游在知識的海洋從兒童到少年,縱觀學校建設,工作看似雷同,但每所學校之間的差異卻很大,這種差異被很多人稱為文化,一所學校的文化所在正是她的內涵所在,打造一所溫馨幸福的校園,需要在德育的引領下進行,在教育的里程碑上刻下深深的烙印。一個學校的魅力所在就是能夠融合各個方面的有利因素,給人成長的希望,這是我們向往的、也在積極打造的校園文化,發揮德育的積極功效,樹德立人,為學生的終身幸福服務。
一、 和諧環境——走進每個人情感的向心力
在學校教育環境中,以人文本,建立和諧寬松的工作氛圍為宗旨,讓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輕松、和諧,讓每個人心心相印,為共同的志向培育高雅的品質,謙遜的性格。更讓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下,走進生態的課堂,生本的課堂,讓生命和生活在學習生活中得到激發,這是學校大環境締造的結晶。校園文化氛圍是一個幸福的港灣,師生在這里相遇,扣動心弦。
教育的發展首先是基于人的成長的需要,我們更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與以往不同的是學校更注重教師的主人翁意識的提升,聽聽老師們的意見,吸取學生們的心神,我們采取以年級為單位來布置校園文化的形式,每個年級綜合老師和學生的想法,按照自己喜歡的形式動手制作校園文化,一幅孩子們的簡筆畫,一張老師的書法作品,這些原生態的文化元素成了會說話的語言,真正做到了走進每堵墻,墻面會說話,走進每個不起眼的角落,角落里有無聲的情感共鳴。這就是和諧的校園文化帶給全校教師的其樂融融,激發了每個人內在向心力,在其樂融融的校園環境中凈化心靈,讓教育潤澤每個生命。
二、 團隊建設——激發每個生命體的內驅力
學校的教職工精彩社團的開展就實現了一群人在一起做一件幸福的事情的目的。學校的社團活動深受老師們的喜愛,因為它是調節劑和營養餐,它讓老師們在教學之余更好地體會生活、熱愛生活,增強了歸屬感和凝聚力。青劍湖學校在老師們的心目中不僅是工作和學習的代名詞,更是具有家庭一樣溫暖和諧氛圍的所在,老師們愛“笑”,也更愛“校”了。
諾丁斯說過:“友誼有助于幸福。”我們努力為全體教職工創造一種寬松的交流環境,讓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團隊,讓在同伴中互助,在同伴中學習,在同伴中切磋,更在同伴中分享成功與所得,共享積極的人生體驗,這是對教師內在動力的最大激發。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人生就變得積極;和內心充滿陽光的人在一起,內心就永遠明亮。
三、 成事成人——喚醒每個人的內驅力
教育是慢的藝術,在學校發展建設中,我們更關注過程,我們追求教育的結果,但不把結果當成唯一的標準。在學校發展過程中,我們發揮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更看重做事的實效性,我們認為成人成事是相輔相成的過程,引導教師和學生做事的過程踏踏實實,這就是人成長的歷程。
學生的精英社團活動開啟了每個孩子成長的幸福之旅。借助開學典禮、休業式、成長禮等活動喚醒每個人做事的態度和風格,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從中感受到付出與所得的辯證關系,立足人的成長,不僅包括學生的,更包括教師的,這樣在教育人的生命里就更多了一種七彩的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讓教師和學生在學校這個四角天空感受著愛,并接受著愛,同時給予愛。
四、 實踐創新——激勵每個教師的創造力
創意無限充滿情趣,教育教學工作的對象是學生,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在工作中我們發揮創新的引領作用,在工作開展中協調統籌,站在更高的視角看教育,各項活動中做到以師生為主,并在活動中打破常規,力求創新,在不斷地挑戰中激活教育,發揮每個個體的創造力,開展精致的學生喜歡的活動,讓學生在特色活動中成長受益。
比如《成長感恩責任——青劍湖學校八年級休業式暨14歲“青春儀式”》活動成功舉行充滿了創新和創意,以邁入青春、祝福青春、夢想青春三個樂章貫穿,現場充溢濃濃親情,很多師生、家長動情落淚。尤其是最后一個環節設計獨特,在同學們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長代表和校領導共同為“青春之門”剪彩,同學們整齊列隊通過青春之門,走向未來,走向成功!相信在以后的無數個日子,同學們一定會記住自己的夢想,記住此刻的誓言!實踐創新,激勵每個教師的創造力更帶著濃濃的幸福走進學生心里,這樣的育人價值不僅在當下,更影響他們未來的成長。
五、 走進情感——傳遞正能量
人的發展中情感因素是學校教育首先要考慮到的,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教育管理必須傳遞情感,讓每個人感受到來自校園的正能量,這樣的學校才會是對學生充滿誘惑力的,才會是讓大家眷戀和喜歡的。
學校專門設置了學生笑臉墻、教師笑臉墻,自從有了這樣一個舉措后,笑臉墻前都有了更大的磁力,吸引著孩子們的觀賞,吸引著教師的駐足,大家相互尋找自己的笑臉或者朋友的笑臉,那一刻每一顆心中都幸福蕩漾,小小一面墻,忽然間會說話了,忽然間有了情感,笑容的魅力更是無窮的,一張張笑臉就是希望,就是成長的動力。孩子們說,笑容是最美的,有了學習的無限動力,老師們說,笑容是具有感染力的,心里種下太陽隨處所見燦爛的陽光。
學校是一個特殊的地方,這里成長著生命的成長,更激勵著人才的發展,在每個人心中種下一顆積極健康的種子,定會在明天收貨生命成長的甘甜。人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學校先進理念的引領,需要學校管理的精細,更需要學校發展上的不斷創新和與時俱進。
在工作中我們牢記“以人為本”的理念,想教師所想,思學生之所需,給每個生命成長必要的養分,讓教育工作變得溫暖,讓每個人在教育的伊甸園里找到成長的正能量,在積極的氛圍中幸福成長,在成長的一路中心有所屬,心有所動,心向所能。
作者簡介:傅壽松,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青劍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