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科競賽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并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首先討論了以學科競賽為手段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最后介紹牡丹江師范學院電子信息專業通過開展學科競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關鍵詞:學科競賽;創新能力;實踐教學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高等學校最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內容。學科競賽是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面向大學生開展的課外實踐活動,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有效提高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舉辦各級各類競賽,針對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國家級學科競賽有:全國大學生嵌入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等。這些競賽為電子信息專業學生提供了鍛煉機會。
一、 電子信息專業開展學科競賽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高等學校持續擴大招生,每年畢業生的數量居高不下,就業競爭日益增強。為切實提高畢業生競爭力,提高人才質量,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實用型和創新型復合人才,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在教學模式和學生的學習狀態上都需要做出改變。目前,教學普遍以課堂講授為主,教學方式上照本宣科的現象仍然存在,課堂上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的在教師規定的任務框架內完成學習任務,學習形式固定,理論嚴重脫節于實際。學生方面則認為專業課死板枯燥,學習興趣不高,這些問題都會阻礙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緊密結合課堂教學開展學科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綜合知識水平、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索能力都得到提高,對培養全面的創新型人才有著重要作用。
二、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電子信息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電子技術、單片機、計算機編程、通信技術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生具有工程設計與研發能力。目前,雖然電子信息專業已具備較完整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實驗、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但效果并不好,沒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各門課程配備的實驗大部分屬于驗證性和仿真實驗,題目單一,學時數少,綜合設計性不足,缺乏研究性和創新性;課程設計常流于形式,通常只是提交調研報告;專業實習環節,高校與企業協議合作,企業積極性不高,建立的實踐基地數量很少,學生到企業實習常常是參觀學習,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少,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畢業設計是在大四進行,學生面臨找工作和考研,并不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整個實踐環節對學生來說都是被動實踐,還只能算是對書本知識的鞏固,并不能達到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要求。為了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得到真正的鍛煉與提高,我們可以選擇適合電子信息專業學生的學科競賽,讓學生主動實踐,在參賽過程中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都得到鍛煉提高,進而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三、 開展學科競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我校針對電子信息專業學生開展的學科競賽主要有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創新創意大賽和光電設計大賽,這些競賽活動為大學生提供了很好的鍛煉機會。以機器人創新創意大賽為例,每年的競賽賽題都緊扣實踐問題,2017年是全能場地賽,其中第一賽段循跡、第二賽段避障、第三賽段遙控、第四賽段為抓取。競賽需要學生根據場地賽要求完成任務,這就要求指導教師和學生按照規定創意設計、組裝搭建、編程調試、實際操作來完成規定任務。競賽環節如表1所示。每年主動參加競賽活動學生達200多人次,從中再選拔出優秀學生參加省級比賽和國家級比賽。通過競賽,充分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樹立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樹立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激發學習熱情,對進行學科知識滲透、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協作設計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 結束語
對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來說,理論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實踐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主動實踐是培養學生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關鍵。近幾年來牡丹江師范學院在利用學科競賽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滿四,郭成.以學科競賽為載體開展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1):111-113.
[2]李淑芝,蘭紅,楊書新,等.以學科競賽為依托強化信息類學生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3,34(2):70-72.
[3]王喜鴻,王良成,周密.論以學科競賽促進理工科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提高[J].實驗室科學,2011,14(4):1-6.
作者簡介:
孫霄霄,教師,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師范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