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為社會培養具有時代烙印的人才已經成為我國教育工作者要面臨的首要目標,與此同時,科學核心素養的概念也逐漸走入人們的視線。小學語文作為知識的敲門磚,如何利用好小學語文這個課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成了一個值得研究的命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本質上是一個閱讀教學的過程,本文著重從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方面探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培養;小學語文;語文閱讀教學
在我國的新課改中對培育新型的時代人才提出了要求,新時代的社會人才既要有適應時代變化發展的能力,也要有終身自主學習的技能,還要有濃烈的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小學教育是這些發展可能性的關鍵階段,正確有效的教育策略在這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這些教育要求映射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主要表現為四種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即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能力、對事物描述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事物邏輯的思維擴散能力和對所包含內容的文化底蘊的感受能力。下面我們就針對怎樣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這些能力展開探討。
一、 改變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每一節課上都有所收獲
目前有很多小學的閱讀教學理念還停留在閱讀的概念上,一味地讓學生背誦知識以達到應試的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根本沒有辦法深入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懷,能學到的東西也是很表淺的。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老師們應改變教學理念,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貫穿到整個教學目標中,引導學生去理解、探討、分析、反思所閱讀到的內容,力求每位學生在這過程中都能有所收獲,比如自己想明白一個問題、找到一種解決方法或學到一個道理。通過這種日復一日的學習積累,學生們能大大地擴大自己的知識感受層面,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事物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文化底蘊感受能力,培養了自己的核心素養;反過來,核心素養的提高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勇于表達、理性思維、感受文化。而這種良性循環的學習過程,正是核心素養所要求達到的效果。
二、 歸納教學內容,幫學生構建系統的學習體系
目前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大多數都是局限于課堂知識上,在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后,很少會把所學的知識貫穿到日常生活中。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所學的知識基本上都是以碎片、孤立的形態存在于大腦記憶中,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時也無法合理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現實生活中的生活情境,合理地歸納整合教學內容,把相似體裁內容設計成相應的教學單元,幫助學生在現實的基礎上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表達自己的觀點,尋求相同事件的解決方法,身臨其境地體會文章的文化底蘊。
老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文本的特點、也可以根據文本的功能,總結各種類型文本的寫作特點,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小學階段的語文文體在大體上分為敘事文、說明文、詩歌、非連續性文四種,這四種文章的學習要求也各不相同。敘事文一般要求學生知道事件的大致經過,會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文章情節,體會自己的感受;說明文一般要求學生認識這個基本方法就可以;詩歌一般會要求學生能讀懂詩人的詩意和情感;而非連續性文只要求學生能發現一些有用的內容。如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中的《山中訪友》《別餓壞了那匹馬》《唯一的聽眾》就是屬于敘事文,老師可以通過總結這幾篇文章的共同點,區分它們的差異性,通過課時整合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學習體系。
三、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
小學生正處在學習語言、發展思維的關鍵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這個時候要注重對他們的思維方法、閱讀理解技能進行適當地指引。老師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傳授學生閱讀技能的同時,培養他們的核心素養。
比如,當閱讀教學內容中有一半以上是語文讀寫的知識點時,老師可以采用指導閱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先通過閱讀理解文章內容,再通過對比展開討論,結合日常生活情景,找到適合的應用場景。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知識技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當閱讀教材中有適合當優秀的寫作范本的,老師可以通過對文章的寫作特點進行解析,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寫作訓練,并通過寫作點評加深學生對相應技能的掌握,讓學生在掌握相應技能的同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當閱讀內容為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時,老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對這些經典進行背誦,讓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積累優秀的語言素材,展開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獨特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要通過對這類文章的鑒賞,培養學生對文學的審美觀,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豐富他們的文化感受能力。
當閱讀教材呈現出大量的信息資訊,旨在拓寬學生的視野或擴散學生的發散思維的時候,老師可以采取專題研討的課堂形式,在帶領學生大致領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以相關話題帶領學生開放思維的想象空間,通過共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歸納總結”的過程,幫助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理性分析、有效溝通的學習生活態度。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四種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不是一個簡單的排列組合,而是一個相輔相成的融合的過程。老師要從教學理念開始,力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從每一次授課過程中收獲自己的理解與感悟;老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目標性地歸納總結,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系統的學習體系,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能更快、更準確地找到事物的關鍵點;老師還要對不同的閱讀題材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形式中培養、強化他們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廖玲.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初探[J].快樂閱讀,2016(18).
[2]王芳.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確定閱讀教學內容[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6(04).
作者簡介:
劉文煒,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管厝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