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教育的基礎學科,數學學科主要傳授的是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數學教學內容晦澀難懂,概念復雜抽象,小學生學習起來有著一定的難度。概念圖是通過圖形的形式將數學中的主要概念按照一定的邏輯思路呈現出來,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數學概念一目了然,學習起來輕松簡便。本文主要分析概念圖對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課中的應用。
關鍵詞:概念圖;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
一、 概念圖的簡介與作用
(一) 概念圖含義
概念圖顧名思義就是概念的圖形,主要是利用圖形的形式將復雜抽象的概念呈現出來。但是概念圖不同于其他的圖形可以隨便繪制,概念圖的繪制首先是繪制的基本思想是呈現概念內容,其次概念圖的繪制是要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最后整個概念圖可以完整,清楚的呈現出所有的概念,概念圖上不可以存在概念模糊不清,思維混亂的情形出現。
(二) 概念圖的作用
概念圖最大的特點就是以圖形的形式來呈現復雜抽象的概念內容,可以使晦澀難懂的概念簡單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利于學生的理解與學習。同時,概念圖可以通過圖形和簡短的文字概念將課本中的冗長復雜的概念進行簡便呈現,可以很好地減短教師的課堂時間,大大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對于圖形的注意力要遠遠大于文字的閱讀,概念圖直觀明晰易理解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概念圖教學適用范圍較廣,沒有學科限制,可以適用于任何學科之中。概念圖的繪制的核心就是概念之間的邏輯聯系,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用概念圖這一簡單而有效的“工具”時,教師本身也是受益者,這樣不僅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理性思考能力,同時也降低了教師授業的難度。
二、 概念圖在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課中的作用
(一) 構建完整的認知體系,幫助學生及時的接受
小學數學是孩子數學的啟蒙點,也是以后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主要教授的是對數學基本概念的認知。數學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數學的內容有著一定的邏輯性。小學生由于其年紀較小,身心發展不夠健全,邏輯思維能力欠缺,因此在對于邏輯性較強的數學學習有著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對于數學概念的學習,概念內容抽象難懂,學生學習起來困難,同時學生面對大量的抽象難懂文字,更加缺乏學習興趣。概念圖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概念圖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將概念以圖形的形式呈現出來,脫離了復雜難懂的文字內容,使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簡便,降低了教學難度,強化了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授“時,分,秒”時,課本上的內容是時、分、秒是時間單位,一個小時等于60分鐘,一分鐘等于60秒等,內容較為抽象,同時小學生年紀較小,學習的自覺性較差,面對晦澀難懂的文字很快地就會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運用概念圖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以上概念圖的繪制可以將復雜的抽象概念進行形象化,同時將課本中的文字概念進行凝練,概念圖中呈現的都是課本中的核心概念,沒有一個多余的文字。同時從概念圖中學生對于時,分,秒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無須教師做多余的解釋,學生對于基本概念已經了然于心了。這樣可以很好的減少教師的教學時間。
(二) 引導學生學習,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邏輯思維
數學教學重點在于有效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使得學生在解決問題方面能夠更加理性化、合理化。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啟蒙階段,是基礎階段,是數學學習的關鍵時期,但是小學生年紀小,身心發展不夠健全,學習的自覺性和思考能力還有著一定的欠缺。所以教師在進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到達教學效果,針對這一現象教師采用概念圖教學模式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尤其是在小學探究式復習課中,概念圖可以將復雜而又抽象的概念進行簡化,同時還能展現出額外的信息,教師通過概念圖進行小學探究式復習課的教學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復習以前的知識,將學過的以及剛學的知識連貫起來,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效果,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加牢固。
概念圖的核心思想就是概念之間以某一種邏輯關系繪制而成的,所以不管教師在繪制概念圖時還是學生通過概念圖進行學習時都會潛意識的去尋找這其中的邏輯關系。所以,教師在利用概念圖進行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課教學時,不僅需要將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將繪制概念圖時所考慮的邏輯思維進行適當的闡述,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同時,學生通過概念圖進行學習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邏輯思維繪制相對應的概念圖,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發散能力。
三、 運用概念圖在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課中應用策略
概念圖形象直觀,言簡意賅,邏輯性強,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課上使用概念圖進行教學可以很好的幫助小學生理解課本中的數學概念,同時還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探究性能力。如何將概念圖應用于小學探究式復習課教學成為重點,以下就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
(一) 借助概念圖,構建知識框架,梳理知識內容
小學數學是一門概念抽象,但又貼近生活、內容復雜,但又邏輯性強的學科。同時,小學生年紀小對于抽象的概念學習缺乏興趣,所以僅靠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無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小學數學不同于小學語文和小學英語等語言類學科,主要是依靠記憶進行學習的,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適當的背誦和記憶,數學學科客觀性較強,需要學生理解記憶,數學學科的內容是環環相扣,相互聯系。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課的教學中可以采用概念圖進行教學,教師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概念圖方式,按照一定的邏輯思維繪制概念圖幫助學生搭建知識框架和梳理知識內容。
例如,教師在教授《圖形的認識》這一課時,首先教師向學生展示圖形模型,讓學生進行觀察,使得學生對圖形有個基本的認識;之后,教師通過圖形模型尋找圖形中的特點,按照一定的特點對圖形進行分類;最后,教師根據自己的邏輯思維繪制概念圖,如圖2所示:
根據以上概念圖可以將圖形的基本概念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從概念圖上學生可以很快地記住圖形的基本概念,三條邊的是三角形,三角形按照角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四條邊的是四邊形,四邊形可以分為梯形、平行四邊形和不規則四邊形;五條邊的及以上的被歸為多邊形。
(二) 分組學習,各抒己見
人與人的不同在于個體思維的差異性,正是這種差異性決定了個人學習的思想與方法。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學習也是如此,相互交流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是對于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課學習,內容多而且復雜,更需要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探討。概念圖是最能反映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對于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課教學,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相互討論,探究學習,最后以概念圖的形式來呈現學習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授《年、月、日》的學習時,首先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之后讓學生從看日歷開始學習,從日歷上教授學生認識年、月、日的基本概念,教師教授一段時間之后,布置小組作業繪制關于年、月、日的概念圖;最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和教師的指導最終繪制出概念圖。
圖3是學生小組繪制出的概念圖,以上概念圖學生是按照由大到小的邏輯思維來對年月日進行分類,先對年進行分類,年有閏年與平年,一年有12個月;月份按照天分為大月、小月和平月;由以上概念圖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年月日的概念已經理解透徹,同時也可以有邏輯地進行分類。
綜上所述,數學是我國教學的基礎學科,主要是通過訓練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理性地解決問題。小學數學的教育是數學學習的啟蒙階段,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關鍵時期。概念圖具有言簡意賅、形象直觀,邏輯性強等優點,在數學教學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應用于小學數學探究式復習課上可以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劉陽平.概念圖的初中數學探究式復習課中的應用[J].教育導刊,2014(4):79-81.
作者簡介:
邱海連,浙江省龍泉市,浙江省龍泉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