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屬于小學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將對話教學理論應用到教學過程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本文簡要介紹了對話教學理論,闡述了該理論的內涵,強調了將其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基于此,重點從教學目標、對話話題、教學過程及教學評價四方面出發,對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方法進行了歸納與總結,以期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對話教學理論;小學數學;教學目標;話題;教學評價
一、 前言
作為小學的主要學科之一,數學的理論性較強。采用傳統的“口頭講授式”或“板書式”方法教學,極容易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對之參與課堂積極性的提升較為不利。根據對話教學理論的要求,教師應于教學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交流,以對話引導教學,使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當中,使之學習興趣得以提升。將其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 對話教學理論
對話教學理論為新型教學理論的一種,要求打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界限,使兩者能夠以平等的地位相互交流與溝通,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目的。該教學理念下,教學目標的設計、對話話題的選擇、對話的過程以及教學評價的過程,屬于每節課程的主要內容。教師需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并確定對話的話題。在此基礎上,通過“你問我答”及“小組比賽”的方式展開教學,使教學方法得到改革。將其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學生學習興趣低”“獨立思考能力差”“課堂活躍度差”等問題的解決,具有重要價值。
三、 基于對話教學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方案
以“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為例,教師可以以對話教學理論為基礎,設計教學方案,提高教學質量:
(一) 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不明確,容易導致教學過程過于模糊,對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改善不利。根據對話教學理論的要求,應于教學前,根據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以提高教學方向的明確性。以“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為例,教師可采用以下方法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提高學生分辨“+”“-”“×”“÷”符號的能力,使學生掌握四則運算的順序,使之能夠按照順序解答簡單的運算題目。(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采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的能力,以達到學有所用的目的。(3)情感目標: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使之認識到,每位學生均應參與到課堂當中,通過對話的方式,與教師相互配合完成教學,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日后教學過程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 對話話題設計
教師與學生交流不足,屬于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目前,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均會利用一整節課的時間為學生講述知識,學生僅能夠被動聽講,難以參與到課堂當中。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有所降低。同樣以“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為例,教師可以以對話教學理論為基礎,采用以下方法設計話題:(1)話題一: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出課題,例如:“同學們,學習了加法之后,誰能為老師算一下3+3+3+3等于多少呢?有沒有一種更加簡便的方法計算這一題目呢?”。(2)話題二:教師可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比賽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例如,可設置“消滅害蟲”比賽,通過組織比賽的方式,與學生展開對話。(3)話題三: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要求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深度。
(三) 教學過程設計
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后,教師可通過提問的方式,為學生簡要的講解相關知識。講解完成后,可組織學生開展“消滅害蟲”比賽,使學生能夠靈活的運用知識計算數學題。教學過程設計方法如下:(1)分組:由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組4-5人。小組成員需相互合作參與比賽,將害蟲消滅。(2)宣布規則:由教師制作“害蟲卡”,每個卡片上設計一道四則運算題,正確計算出一道題,即代表消滅了一個害蟲。累積消滅害蟲量最多的小組,即為優勝小組。(3)組織比賽:由教師拿著“害蟲卡”,為學生讀題,首先計算出答案的小組,可舉手回答,若正確,即可得到1分。(4)比賽總結:由教師計算總分,選出消滅害蟲量最多的小組,對其進行表揚。需注意的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生,進一步提高其參與課堂的興趣。
(四) 教學評價設計
小學數學教師可將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共同應用到教學過程中,通過對話的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形成性評價為例,教師可以于課堂即將結束時,通過提問的方式,要求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在此期間,教師可適當對之進行提醒,引導其梳理知識脈絡。同時,應視每位學生的表現,對之進行評分,使教學評價的合理性得以提升。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對話教學理論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設計中,對教學方案合理性及科學性的提升,具有重要價值。各小學數學教師可以以該理念為基礎,提前設計教學目標及對話話題,確定教學方向與教學脈絡。根據設計方案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在此基礎上,通過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加以評估,促使其發現缺陷、彌補缺陷,使之數學學習水平能夠得到持續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沈紅亮.小學語文對話教學有效實施策略探究——以《觀潮》對話教學實施策略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05):135-137.
[2]李紅梅.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207-208.
作者簡介:
倪春怡,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