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階段是智力開發、行為習慣養成和審美能力養成的關鍵階段,為此,需要加強對此階段幼兒教育的重視。我國的學前教育規范中明確指出了對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和智力開發的重要性,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對幼兒的綜合能力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鑒于以上內容,我們對學前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剪紙能力培養的重要性進行探討,進一步研究剪紙藝術的教育意義,希望能夠通過提升幼兒的剪紙能力來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這也是學前教育中開展剪紙能力教育的主要目的。
關鍵詞:學前教育;剪紙能力;審美能力
學前教育中的剪紙能力培養被賦予了重要的責任,除了要實現對幼兒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教育之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傳承意義,同時也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通過引發幼兒對剪紙藝術的興趣來培養幼兒的剪紙能力,而對于創作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則需要優先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在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之后,運用剪紙的形式進行表現,這一過程就是完成自主創作的過程,對幼兒的教育意義尤為明顯。
一、 幼兒園開展剪紙藝術教育意義
剪紙文化發展至今已經經過多年的歷史沉淀,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傳承的作用。有教育學家指出,兒童的智慧體現在他的手指尖上,認為剪紙活動可以讓幼兒安靜下來,可以幫助其集中精神做一件事,培養幼兒集中精力的能力,同時,在剪紙的過程中還會使其手部的肌肉得到訓練,對大腦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另外,剪紙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鍛煉幼兒的手部肌肉,還能促進手部關節的協調作用能力,對幼兒的自身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剪紙的過程中,幼兒可以學會自主思考,對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樣具有積極的作用。幼兒階段是智力開發、行為習慣和審美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剪紙藝術作為我國的文化瑰寶之一,具備獨特的魅力,培養幼兒的剪紙能力除了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之外,還有助于開發智力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尤其是在幼兒的審美能力會帶來積極影響。
二、 合理選擇剪紙教學內容,激發幼兒的剪紙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很多教學活動中均得到了認證,要想獲得好的教學成果,就需要從培養興趣開始。尤其是在幼兒的教學活動中,這一階段的學生具備好奇心強、好動和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特點,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特點,為幼兒營造出濃厚的剪紙環境。可以通過讓幼兒欣賞色彩艷麗的剪紙作品,讓其感受剪紙藝術的獨特魅力,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在幼兒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對剪紙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情況下,再對其進行剪紙能力的培養,獲得的效果將事半功倍。
當幼兒對剪紙藝術產生興趣之后,在學習剪紙技術時會表現出積極的學習態度,在其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幼兒在首次接觸剪紙工具時會因不能掌握工具的使用技巧而產生抵觸心理,此時教師需要做出正確的引導,鼓勵幼兒完成對剪紙工具使用技巧的練習。當幼兒能夠掌握剪紙工具的使用技巧之后,可以安排簡單的剪紙任務,讓幼兒自主完成,同時,教師需要適時對其給予肯定,讓幼兒對自己的剪紙作品充滿自信,這樣在之后的學習中,才能投入足夠的熱情,有效提升幼兒的剪紙能力。
三、 運用有效的藝術剪紙教學方法,培養幼兒的剪紙能力
1. 細心觀察
剪紙藝術作為民間藝術的一種,大多數的靈感均來源于生活和自然。幼兒在掌握一定的剪紙技巧之后,就可以進入自主創作的階段,這時就需要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發現新事物的能力,這點對于好奇心較強的幼兒來說,培養觀察能力并不困難,教師只需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幼兒就會獲得很好的觀察能力。在實際的剪紙教學中,可以從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小動物開始,讓幼兒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雖然這項任務看似簡單,但是由于幼兒在平時缺乏一定的觀察力,對小動物的動作或者形狀沒有大致的了解,為此,在要求其以畫圖的形式進行表現時,絕大多數幼兒都無法完成。鑒于以上問題,可以將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常見動作和形狀作為觀察任務,讓幼兒在課下對其進行了解。
2. 從易到難、循序漸進
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有目的、循序漸進地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兒逐漸提高剪紙的技能和審美情趣。舉例如下:小班幼兒:剪短線、剪中長線、剪長線;對折鏤空剪多個方形、三角形、圓形、橢圓形、梯形等。中班幼兒:剪貼添畫;隨意想象剪;折剪;對稱剪;目測剪各種動物等。大班幼兒:剪動物;剪植物;剪人物等。整個教學過程由簡到難,適合幼兒的發展水平。一段時間下來,幼兒已經能夠在已有的基礎上自己創作出各種有趣的作品了。
3. 趣味性教學
教學設計力求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創設歡樂的情景,形成愉悅的氛圍,讓幼兒樂于積極參加。在活動中求知、求樂,享受成功帶來的喜悅,既增長幼兒的技能,又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
四、 開展剪紙藝術教育的成效
1. 更新了教師的剪紙藝術教育價值觀
在進行剪紙能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學觀念,以幼兒發展為準的教育觀念來開展剪紙教育,對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等進行培養,為幼兒的后續發展打好基礎,為幼兒的綜合能力發展提供保障。
2. 提升了幼兒的多種能力
剪紙教學提升了幼兒的審美能力、開發了想象力、發展了動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合作能力。幼兒在民間剪紙的活動中,通過活動前欣賞作品,活動中親自動手去表現美,到最后創造出一個美的作品,無不滲透著對幼兒美的教育。民間剪紙活動也促進了幼兒的智力發展,豐富了幼兒的思維,給幼兒創造了一個自我發展的空間,從而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同時也提高了幼兒的合作能力。
3. 弘揚了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
《藝術剪紙》教材的課堂實施,讓我們的孩子從小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弘揚了民族精神,增強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霍麗.在剪紙活動中培養幼兒創新力的實踐與反思[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4):180-180.
[2]顧文婷.淺談如何有效提高小班幼兒的剪紙能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19):503-504.
作者簡介:
曾俊萍,湖北省孝感市,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教育與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