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力度的加大使得課改進程不斷加快,傳統初中政治教育的問題不斷暴露,并已經成為影響初中政治教育實效性、影響初中政治教育事業發展的“攔路虎”。深入研究現階段初中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設計優化初中政治課堂教育的策略已成“當務之急”。本文就此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為相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政治;教學方法;興趣
初中政治是初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課程,理論性較強。很多教育者在落實政治教育時,習慣于采取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進行課程講授。這就使得原本就比較單調的政治教育更顯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被有效激發,學生敷衍地對待政治學習,不僅影響課堂教育的實效性,更不利于學生政治素質的提高。
一、 現階段初中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現階段的初中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具體來說,有如下幾點最為顯著:
(一) 教育理念落后
很多初中政治教育者秉持著“師者為大”的思想,不愿意與學生深入地溝通、交往,師生關系淡漠,很多學生對教育者過分敬畏,甚至在遭遇問題時不敢向教育者求教,初中政治教育的服務屬性因而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很多初中政治教育者未能明確教、學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很多教育者過分重視自身的“引導”作用,甚至將“引導”作用擴大為“主導”作用,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被忽視、學生的學習需求被忽視,學生因而難以從學習過程中獲得自身所需,難以對教學工作產生興趣,而這無疑會影響初中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二) 教學內容枯燥
政治課程有著明顯的文科課程屬性,文科課程的學習對記憶力要求較高,這就使得很多人錯誤地以為文科類課程的學習只需要死記硬背。這種錯誤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初中政治教育者的思想,因而很多教育者的教學過程僅僅只是對政治課本內容的復述、對考試內容的反復強調,完全沒有基于學生實際情況增加或是減少。寶貴的課堂教育時間里,學生只能從教育者的板書或是多媒體課件中獲得與課本完全一致的知識點,長此以往,學生會對課堂學習產生“無聊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大打折扣。
(三) 教學方式單一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者在落實初中政治教育時很少會引進先進的教學方式,有些教育者甚至認為多媒體教學法、互動教學法等華而不實,會影響備課效率,進而有意識地避免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初中政治教育因而嚴重缺乏開放性與實用性,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政治知識,卻難以將知識融會貫通地使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所掌握的知識只能用于考試,并無法解決社會實踐問題,教學效果因而差強人意。
二、 新課改背景下優化初中政治課堂教育的方法
(一) 培養學習興趣
良好的政治學習興趣能夠引導學生在脫離課堂教育、脫離課堂時間、脫離政治教育者之后自主地進行政治學習,政治教育的范圍因而擴展,教育的實效性因而得以保證。教育者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在具體落實時,教育者應善于將政治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聯系,要讓學生體會到政治知識的作用和學習政治知識的意義。只有確保學生了解了政治學習的作用,學生的學習欲望才能夠被激發,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工作落實才能夠少有阻力。
(二) 改革教學方法
現階段教育領域已經證實了多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如小組合作探究法、翻轉課堂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等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育的實效性。因而教育者應該積極地改革自身的教學方式,合理地引入新型的教學方式。例如,在落實“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時,教育者可以開展小組探究學習法,將班級內學生分成以5~6人為一組的若干小組,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找尋與教育內容相關的資料,并嘗試著說明為什么我國要倡導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如此一來,課堂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激發,學習的效果自然更佳。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革教學方法時,教育者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身的教學實際情況以及學生學習政治知識的需求,要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卻不可盲目套用他人的成功經驗,否則教學改革可能因為“不適性”而影響落實效果。
(三) 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有益于拉近教學師生的距離,學生更容易對教育者產生安全感,在遭遇各類學習問題時也能夠更為主動地向教育者尋求幫助,學習的效果和質量因而更佳。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需要教學師生雙方共同努力,但毋庸置疑的是,教育者在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中起“主導”作用。只有確保教育者及時的摒棄“師者為大”思想,將學生視為自身的子、女,真正發自內心的關心學生,愛護學生,一視同仁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真正地深入學生內部與學生打成一片,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了解學生的個性、學生的需求,教育者才能夠基于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如此,學生才能夠發自內心的尊重教育,愿意配合教育者,并最終在教育者的引導下成功轉化成為政治學習的“樂知者”“好知者”。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初中政治教育存在諸如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內容枯燥、教學方式單一等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被激發,教育的實效性也難以保證。新課改要求初中政治教育能夠以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為途徑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教育者必須重視初中政治課堂教育的優化,要善于利用改革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等方式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育的實效性,以促使政治教育發揮作用,政治教育事業良性、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 湯玉婷.淺析新課改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3(2):154.
[2] 劉冬梅.新課改條件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實踐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5):113.
[3] 冉勇.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80.
作者簡介:劉學榮,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永春仙夾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