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道德與法治》是提升學生素質的基礎教育學科,是培養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課程。在初中學習環節所占地位突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特別關注。本文結合日常的教學工作經驗,闡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性地位的培養方法,希望給教育同行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主動學習
一、 前言
教師要想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不斷豐富教學方式。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式、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技術、情景教學方法,抓住重點,突出難點,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讓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融入課堂學習中。
二、 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要把新課改理念深入到教學實踐中,可采取趣味導入法,學生知識的有效學習,多在良好的情境活動中獲取,學生技能的掌握,也多在情境中后天習得。情境教學往往倡導學習內容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要直觀、形象、具體、真實。情境教學要反映學習場景,寓教于樂,使學生在教師提供的場景中更好的學習。學生需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身份,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學生學習往往和同伴以及老師合作交流,在這個過程中獲取相關知識和能力。教師應做好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較好地發揮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調節好自己的表達以及情感控制。通過創建良好的學習興趣,來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與合作。良好的互動,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增加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學生們之間交流活動,能夠鞏固對課堂知識進一步了解和掌握。
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從教材中挖掘情感因素,創建與教材相適應的情境,然后通過設置問題、語言、角色、故事講解等多種手段,結合教材內容,引入活動的主題,讓學生積極參與當中。所以教師應提前優化情境教學,讓學生更容易感知教學內容,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例如課堂上,老師可以開展引導讓學生參與到活動表演、回答、講解等項目,學生的參與度高了,容易保持良好的學習興趣和態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注重道德與法治素材收集
在中學階段學生生活方式較為單一,平時接觸最多是學校、家中的人,對社會的法治生活接觸少,理解得不透徹,對道德與法治的建設也沒有太深的概念和理解,這就要求老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多收集一些經典案例,特別是生活中有一定的引導力和導向性的道德的案例,讓學生覺得這些案例貼近生活,不是枯燥的法律條款和簡單的道德說教。一堂課能否引起巨大的反響往往體現在素材的選取上,如果素材豐富、充實,人物和實例往往立體感強。日常生活是積累素材的一個來源,同時互聯網新媒體也是積累課堂素材案例的一個有效途徑,我們也應加強學生在這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在日常案例學習法治與法治素養中情操得到陶冶,學習能力得到提升。課堂上我們要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興趣,增加閱讀視角,把一些適合初中生閱讀的經典文學作品涉及法治與道德的橋段,采取分解的方式,分情節模塊的方式講給學生聽,促使他們課下自行探索閱讀,利用課余時間尋找完整故事情節。并讓學生在課堂上談談自己的看法和心得體會,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展示學生對道德和法治的認知水平。
四、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能力
傳統課堂教學教師是強調書本知識和內容,缺少課堂上學生的互動設計和交流,學生往往感覺內容枯燥,無味,特別是對于法治道德的理解力跟不上。教師要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自主陣地,讓課堂的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發掘過程,教師的身份是做好引導,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習知識,加強法治和道德的理解力。比如,在學習“維護祖國統一”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香港、澳門政權交接儀式,讓學生更近距離地體驗祖國繁榮與富強,培養他們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 教學設計結合熱點問題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與生活發展同步,時代發展接軌,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社會關注度較高的熱點事件、熱點問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這門學科是有廣泛的實踐性的社會學科,《道德與法治》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條條框框內容,重點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能力。所以教師要充分結合社會熱點問題,把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結合,做好課堂分析,啟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是非判斷能力。
六、 結束語
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學生德育教育的基礎,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學習的內容與實際生活脫鉤,要改善這種局面,教師要在課堂上做好必要的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思考能力,培養他們的正確是非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對道德和法治的理解能力,生活中正確踐行道德和法治。
參考文獻:
[1]方婷.縱觀新加坡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融合及其啟示[N].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
[2]羅斯科·龐德,陳林林譯.法律與道德[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
[3]劉壽堂.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融合的專題式教學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
作者簡介:
馮偉,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銀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