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算能力是學習數學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新課改之后,教學領域對小學生的運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生應該具備的運算能力不單單指對四則運算的簡單運用,還需要對數學公式、方程熟練掌握,能夠運用運算能力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本文針對初中數學教學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運算能力;小學數學;新課改
數學是一門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數學的計算在我們平時的工作與生活中隨處可見,數學計算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生活不可以或缺的重要工具,所以提升數學運算能力具有非常明顯的現實意義。在新課改之后,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對培養學生運算能力也越發重視,無論是從教學理念還是從教學方法上都做了很大變革,力求能通過有效的教學改革來為小學數學教學增添新活力。下面針對新課改之后,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進行具體分析。
一、 選用生活情景進行教學
數學計算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新課改對學生的運算能力提出的高要求之一就是要讓學生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讓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具有現實意義。所以,數學教師選用生活情景來開展教學是把數學運算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理解怎么使用學習到的運算知識去解決以后可能會遇到的現實問題。在生活情景中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重點不在于讓學生把得數算對,而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算方法,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景下自己應該列什么式子去解決問題。
比如,當數學教師在教學生“四則運算”中的加法和乘法時,可以用班級里的學生數量來講解。讓學生先數一數班級里一共有多少排和多少列同學。之后用加法來算出我們班級一共有多少同學。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分別列出用加法計算和用乘法計算并得出結果。如果學生在列算式的過程中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教師可以給予適當引導,讓學生站起來看看班級同學的座位排列,想想用加法和用乘法會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種與實際生活密切聯系的教學方法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對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有很大幫助。
二、 增添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興趣
在素質教學改革以來,趣味性教學不止一次提出,大家都知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根本。對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也不例外,數學教師一定要重視趣味性教學的運用,努力激發學生對數學運算的興趣愛好。小學生的好奇心、好玩心都比較重,教師想要給學生營造趣味性的學習環境還要緊緊抓住小學生的性格特征,考慮什么樣的教學方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興趣。
比如,當教師讓小學生記憶乘法表時,死記硬背的效果肯定不理想,學生記憶的慢,有時候反應時間長。這時數學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愛玩的天性把枯燥的死記硬背變成有趣的填空游戲。首先教師在網絡上找一個乘法表的順口溜給學生,讓學生在一天的時間里把順口溜記憶下來。之后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一次乘法表填空比賽。教師把空缺的乘法表貼在黑板上,給學生兩到五分鐘的時間把空缺處的數字順序寫到一張紙上。最后,教師可以對用時最短、填寫最全的學生給予適當獎勵,這種教學方法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很好的激勵作用。
三、 加強學生運算能力的專項訓練
正所謂“熟能生巧”,每一項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經過不斷的訓練來積累經驗,數學教師想要提升小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也要加強其專項訓練,讓學生在不斷地運算練習過程中把知識掌握扎實。小學數學的運算相對來講還是比較簡單的,屬于打基礎的階段,經過大量地做題練習,大部分小學生的運算能力都能有所提升。但單純地搞題海戰術未免會增加小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小學生產生厭倦心理,甚至會出現敷衍老師的現象。所以,數學教師對學生進行運算能力的訓練也需要講究方式方法,一定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
數學運算的專項訓練可以分成口算訓練、筆算訓練、混合運算訓練等多個模塊,數學教師在讓學生做運算題時可以根據不同運算模塊的不同特征選擇更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比如,當教師在訓練學生口算能力時,可以在課堂上組織班級學生進行“口算搶答比賽”。老師在黑板上出題,由最先站起來的同學迅速說出答案,直到有學生說出正確的運算答案。學生對四則運算越熟練,口算的反應速度會越快,這種訓練方法可以逐漸提升學生的口算反應能力。
四、 總結
綜上所述,數學運算的應用與我們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密不可分,所以在新課改之后,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已經成為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運算能力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想象力等發都有關聯,數學教師必須對學生的運算能力加以重視,在數學教學中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開展數學運算教學,通過運算能力的訓練幫學生熟練運用運算公式和口訣。
參考文獻:
[1]邵淑艷.小學數學運算能力培養探究[J].才智,2017(01):125.
[2]周仕澤,王筱曉.淺談小學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7(22):120-121.
作者簡介:
黃孝鳴,四川省綿陽市,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龍安鎮匯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