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初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筆者發現幾乎都不敢大膽提出問題,更加不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質疑,導致課堂氣氛沉悶,課堂幾乎是教師“一言堂”,學生不能有效參加討論,學習效率低下,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學的過程圍繞著學生在學習中提出的問題而展開。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課堂;質疑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要使主體作用能夠得以真正的發揮、體現自主探究得以發展,唯有學生自己主動提出問題。教師要創設一種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然后提出問題的情境,啟發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教學的過程圍繞著學生在學習中提出的問題而展開。
農村初中學校一般都是地處城郊接合部,學生來自農村,學生的性格相對膽小怕事,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幾乎所有年級學生都不敢大膽提出問題,更加不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解題的方法質疑,主要因素:怕被別人取笑,怕難為情或根本就沒有課堂提問質疑的想法,學生對老師的講解依賴,老師怎么說學生就怎么做等。
許多教師也注意到了要啟發學生對一些問題進行質疑,也采用了一些手段,可是,仔細審視這些課堂質疑,卻發現存在許多誤區:
1 教師沒有把握好學生的學情和教學目標,缺乏必要的引導,結果學生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脫離教學內容,課堂雖熱鬧,但實效很差。
2 許多教師常常只評價學生回答的對與錯,不注重給學生進一步分析成因,及錯誤辨析,學生很少有機會來質疑“為什么?”和“根據是什么?”這一類情況,造成只注重提問而不注重解疑的不良局面。
3 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落實,課堂上學生無時間質疑,教師準備不足,設計問題比較少,或沒有太大的思考價值;課堂上生成的問題不敢放手,駕馭課堂能力不夠,質疑的實效性欠缺。
因此,培養學生有效的質疑意識,使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敢于質疑、學會質疑,這是農村初中學校目前急需研究的一個課題!
一、 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
農村初中學生普遍比較膽小,怕事,有疑問放在心里,就是怕問,長期下去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成績不理想,所以教師先要培養學的質疑意識。
(一) 創設民主和諧的數學課堂氛圍
民主的、和諧的學習環境是培養質疑意識的基礎,教師以平易近人的態度,贊許的目光,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向教師提問、質疑、討論等。充分地肯定與表揚大膽提問、能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學生。
(二) 加強賞識教育
教師的賞識是培養學生有效質疑意識的保證。認真傾聽學生的問題,善待學生的錯誤,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耐心解答學生所提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質疑問難習慣的培養。
二、 創設有效的質疑情境
“好的情境就是教學成功的一半。”如果問題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銜接學生的已有知識,教師借助學生已有的經驗提出可供學生思考的問題,課堂質疑可有效展開,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質疑能力,如:講解有理數的加減運算時,師:近段時間,陰雨時斷時續,你們觀察過學校池塘里的水位嗎?
生:水位有時漲有時跌。
師:我們有細心的同學對近段時間水位的變化情況作了統計,請看統計表。
第一天水位第二天水位兩天后水位情況算式
+2+3上升5厘米(+2)+(+3)=+5
+1-2
-2+3
師:如果將上漲記為正,下降記為負,你能根據表格說出每天河水的變化情況嗎?
生:第一行+2表示第一天水位上漲2 cm,+3表示第二天水位上漲3 cm.;
生:第二行+1表示第一天水位上漲了1 cm,-2表示第二天下降了2 cm;
……
師:每天的變化情況我們都知道了,那么兩天一共變化了多少?能寫出每次變化的結果嗎?(由學生口答完成表格)是怎樣變化的,同學們能用算式表示水位的變化過程嗎?
師:兩天的水位變化還有其他情況存在嗎?請舉例說明。
教學時學生能熱烈地參與討論,易獲得有理數的加法法則,教師抓住時機進行賞識評價,學生很有成就感,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和課堂質疑能力。
三、 把握質疑的時機
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細心觀察,努力把握質疑的時機,設計合理的問題串,引起學生對問題的好奇感,如概念課:通過概念的辨析進行質疑,加強對概念的理解,新授課:抓住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點、新舊知識的契合點質疑,強化對重點知識的理解,突破難點;練習課:抓住對習題的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質疑,以及抓住學生的錯誤質疑,強化知識的理解應用;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大膽質疑,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其次,教師在把握質疑的時機時,一定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教師也可參與討論,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收集質疑的素材,以做到有針對性的質疑。
四、 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方法
(1) 結合教師的提問,學生能夠應用類比的方法舉一反三,積極發問,慢慢地培養學生課堂質疑的意識,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課堂提問的能力,增強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2) 培養學生發現、思考問題的能力,不僅能夠提出課本中有困惑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夠發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喜歡問的好習慣,從而學會質疑;
(3) 增強學生合作探究意識,同學之間“一幫一”或“多幫一”,有問題互相提問質疑,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相互幫助解決問題;
(4) 鼓勵學生在有疑問的基礎上大膽探究,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足夠思考的時間,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看法的問題甚至是表述不清的問題,鼓勵學生發問,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展開,學生之間進行互相評價,相互質疑。
總之,課堂質疑看似簡單,但實施起來卻往往有相當的難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使學生樂于質疑,善于質疑,從而激發學生創新的能力和品質,力爭打造質疑課堂,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邵瀟野.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實踐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
[2] 孫榮.課堂教學中關于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研究[M].蘇州:蘇州大學.
作者簡介:孔華明,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高淳區固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