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高中生物的教學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想要使得學生對于高中生物的學習產生興趣以及自主參與進平時的教學課堂,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高中生物水平。本文將結合作者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學經驗,來試著分析一下啟發式教學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高中生物;有效應用
我們在這里所說的啟發式教學方式,簡單地說就是“集多種教學理念于一身”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善于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對于學生一般都是采用比較有針對性的培養。在平時的高中生物課堂上利用啟發式教學,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并在這樣的一種氛圍之中,對學生的思維意識進行行之有效的培養,以此來使得他們的學習能力有所增強。從這樣的一些方面來看,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是有很大益處的。接下來,本文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的一些具體教學內容為例,來試著探討一下啟發式教學方法應該如何在高中生物中進行有效的應用。
一、 注意教學用語
在新課改的許多要求中,有一點極為重要,即“在確保老師主導性之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老師扮演的角色是“領導者”。這樣一來,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對于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是有著很大的影響的。所以我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為了使得學生的興趣點得到激發,可以適當使用一些生動化的教學語言進行啟發,以此來幫助學生對一些重難點知識進行理解,以此來使得他們的高中生物水平有所提高。
例如,我們在學習《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這個小節的時候,這個小節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帶領學生來對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主要有二十多種,其中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這些知識進行認識以及記憶。那么,如何采用比較生動的語言來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呢?如“C、H、O、N、P、S、K、Ca、Mg”等這樣的一些元素,在這里我們可以將其編成順口溜,即“我是氫,我最輕,火箭靠我運衛星;我是氦,我無賴,得失電子我最菜;我是鋰,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或者是“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鈉鎂鋁硅磷,硫氯氬鉀鈣。鈧鈦釩鉻錳……”這樣的押韻的句子,通過這樣的一種形象幽默的語言來進行啟發,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使得他們能夠參與進生物教學課堂,以此來提升生物水平。
二、 開啟實驗教學
通過日常各門學科的學習,我們都能夠了解到高中生物教學在很大的程度上與其他學科是有所不同的,這種不同之處便在于它的教學內容以及知識很多都是與實驗相掛鉤,采用實驗教學來幫助學生探究生命活動規律。甚至在很大程度上,生物教學已經與實驗教學畫上了等號。由此,在平時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之中,我們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并在實驗教學中結合進啟發式教學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潛移默化地培養出學生的學習意識,使得他們對高中生物的學習產生熱情。
例如,我們在學習《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這節內容的時候,想要使得學生對于這個小節的知識印象深刻,那么便可以結合實驗來進行輔助教學。在這個小節中有這樣的一個實驗,即“自由水和結合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在進行這個實驗的過程之中,便可以利用這個實驗來進行啟發,讓他們思考為什么兩者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轉化這個問題。在帶領學生操作完這個實驗后,再讓學生對于這個實驗的意義以及他們在這個實驗中有何認識來進行探討,由此來引出“水在細胞中含量最多,不同生物的細胞,含水量不同。其存在的形式包括結合水和自由水”這樣的一點認識。
三、 借助科學技術
從我們的教學過程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高中生物與高中物理、高中數學一樣,它的一些概念其實是很抽象的,如果只是靠老師單方面的文字講述,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會使得學生產生半知半解的感覺。針對這樣的一種現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妨試試一些較為先進的科學技術,用它來將一些很是抽象的生物概念演變成具體的知識,并在這個演示過程之中開展啟發式教學。此外,老師還需要在一旁進行引導,這樣一來學生的生物水平自然能再上一個臺階。例如,在學習“DNA的分子結構”時,為了使得這樣的一個過程變得具體,便可以利用科學技術將其制作成一個小的動畫,然后再將這樣的一個動畫播放給學生觀看,在觀看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教學問題,以此作為啟發,使得學生在觀看之中更加認真。通過動畫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啟發以此幫助學生理解,如此一來,學生對于這個知識的印象便會更為深刻。
四、 結語
總的來說,想要使得學生的高中生物水平能夠進一步提升,那么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進行啟發式教學。如在“注意教學用語、開啟實驗教學、借助科學技術”中進行啟發式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那么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習效率自然更加高效。
參考文獻:
[1]陶久悅.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J].高考(綜合版),2014(10).
[2]楊學峰.啟發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4(4).
作者簡介:
庹春英,重慶市,重慶市彭水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