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紅
【摘要】小學語文寫作是小學生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語文作文教學當中應用層遞式教學模式能夠逐步鞏固與提高小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為此本文將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討,有效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效率,以供相關教育者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層遞式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087-02
一、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層遞式教學模式的第一步就是培養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愛好。不少小學生對于寫作文都具有恐懼感,只有激發其寫作興趣愛好,讓其愛上寫作產生興趣,則會有效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效率。具體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教師可以由學生寫出的作文中挑選一些優秀的范文,并讓學生在班級上進行朗讀,不但能夠給其他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讓其他學生能夠學習他人的長處與優點,而且還能夠對優秀的學生起到一個鼓勵的作用,讓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第二,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可以將一些名人寫作的趣事在課堂中與學生分享,用以增加學生的寫作興趣,并且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體會到文字的魅力所在。
第三,在選擇作文話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點以及與其生活切實相關的話題,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
二、對字詞句段進行積累
要想寫作出一篇優秀的作文,離不開語言知識的積累,所以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做好語言積累,只有進行長時間的積累,方可以有效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其還處在識字人資階段,因此,教師應當要引導其做好字詞的積累。在對教材內容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實際情況將一些大綱以外的好字、好詞引入其中,并讓學生做好積累工作。對于中等年紀的學生,其開始學習古詩詞,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部分經典的古詩詞進行背誦,以進行有效積累,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標出一些好的詞句與段篇。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積極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通過閱讀經典的作品來對其中寫作素材以及技巧進行感悟,為以后寫作打下良好基礎。
三、提高學生的觀察與感悟能力
通過上兩個階段的逐漸訓練,小學生通過學習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以及相關閱讀知識,所以要求教師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其觀察與感悟身邊事物以及生活的能力。不少學生在寫作時都缺乏寫作素材,導致寫出的作文言之無物。而且部分學生因為缺乏生活經驗,所以通常只能根據書本或是網絡上的知識來進行寫作,導致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所以教師應當要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有意識的添加與學生生活相關的事物與報道,讓學生能夠有意識的發現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并能夠將自己的真實情感抒發出來。具體可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教師可以聯系課文作者的個人經歷以及寫作背景,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文中作者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例如,在學習《三顧茅廬》一文時,教師首先將三國的故事背景大致講解給學生聽,讓其能夠了解劉備三顧茅廬時的社會背景,進而讓學生能夠掌握文中詞句和作者的想法、生活以及思想情感的關系。
第二,教師可以每周布置3篇周記,且在課前隨機抽幾位學生來朗讀其周記內容,與同學一同分享其身邊發生有趣的事情,并鼓勵該名學生,將其寫作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經過一段時間后,可變為每周開展兩次作文訓練,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敘事能力,一方面也有利于其寫作能力的提高。
第三,教師可以利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對自己感悟較深的事情進行分享,深化其情感體驗,讓其能夠更好的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在作文當中。
四、形成語文寫作技巧
進行作文寫作,不但要求學生積累由一定的文字與情感,而且還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寫作技巧。第一,教師應當要鼓勵學生盡可能采取新穎的標題來進行寫作。好的標題能夠有效抓住閱讀在的眼球,并激發閱讀的欲望,所以教師應當要引導學生對標題進行創新。
第二,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有效運用之前所積累好的詞、句與段篇,結合寫作內容來合理引入名言警句來對文章內涵進行豐富,但切忌生搬硬套。
第三,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還應當重視修辭方法的講解,且鼓勵學生積極運用修辭方法來進行寫作,將文章的更為生動的呈現出來。
五、結束語
總得來說,作文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內容,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高低對其語文成績有著較大影響。采取層遞式作文教學方法通過逐漸培養小學生寫作興趣、積累詞句段篇、提高學生的觀察與感悟能力,以及逐步形成語文寫作技巧等步驟,來讓小學生能夠在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高與鞏固自身寫作水平,所以值得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進行廣泛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艷.巧用層遞式教學模式,優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J]. 作文成功之路旬刊, 2015(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