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纏琴
【摘要】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課堂三要素+——學情、教材、時代要求,落實課堂教學目標。
【關鍵詞】學情 教材 課堂 實施 落實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49-02
學情、教材、時代要求是課堂教學的三大要素,精準把握學情,深刻理解教材、合理設計課堂是實施課堂教學目標、落實課堂教學目標的關鍵,特別是數學課堂,我們一定要緊緊圍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挖掘教材,設計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聚焦課堂教學,在學情基礎上、教材挖掘上、課堂組織上通過獨立嘗試、合作探究、匯報展示、點撥指導實施課堂教學目標,通過檢測評價,落實課堂教學目標。
一、以學情為準,實施課堂教學目標。
學情包括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教師只有在精準把握學情的基礎上,才能給學生合適的課堂,才能找準核心設計切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才能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突破課堂教學的難點。如《用字母表示數》老師的導入設計:
師:老師今天買了一個可愛的小熊,花了a元錢,猜猜老師可能花了多少錢?
生1:花了15元
生2:花了25元
生3:花了30元
生4:…
師:一個神秘的字母,一下子讓同學們猜到了那么多數字,可見這個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數字。
通過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把字母和生活很好地結合起來,使抽象的字母生活化,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因此在上課之前,老師一定要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從學情角度出發,為學生的探究創新鋪路搭橋,為實施課堂教學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以教材為根,實施課堂教學目標。
1.合理地整合教材,設計教學活動。
課堂教學,教材是基礎,但不能完全照搬教材,要靈活處理教材,在遵循的基礎上依據學情適當調整教材、整合教材,設計教學活動,增大課堂容量,激發學生興趣。
2.巧妙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巧妙地使用教材、超越教材,可以有效地突破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學生好奇心促使下,不斷探究、層層深入,挖掘事情的本質,從而實施課堂教學目標。如:六年級下冊《工程問題》從舊知:一條道路72千米,一隊需12天完成,二隊需18天完成,兩隊合修需幾天完成?在計算基礎上不斷變化路程,讓學生發現合修時間永遠不變,與路程沒有關系,從而引出單位“1”, 巧妙地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理解單位“1”),突出重點。通過巧妙使用教材,可以吊起學生探究的欲望,為學生指出一條通往知識深處的道路,推進了課堂教學目標。
三、以課改為本,實施課堂教學目標
新課改要求課堂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主線,以嘗試為方法,以獨立嘗試、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匯報展示為形式,以少講多讓為原則,以點撥引導為特點。讓學生在嘗試中思考,思考中交流,交流中分享,分享中展示,在展示中得到學生和教師的點撥,總結提煉,建立數學模型,從而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
1.獨立嘗試—分析思考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先獨立嘗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為小組合作學習打好基礎。
2.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合作探究,便于學生對自己的思考見解進行交流分享,使交流分享成為學生思維碰撞的過程,迸發知識火花的過程,經歷知識建構的過程,小組成員形成共識的過程。
3.匯報展示—反饋交流
全班交流的過程是知識進一步完善的過程,也是全班同學的思維的碰撞過程,在碰撞中補充、完善。
4.點撥指導—指向目標
教師及時、恰當的點撥,可以起到畫龍點睛作用,會使知識升華,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形成聚焦。點撥必須及時、有度:在學生“疑惑之處”點撥,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在學生“爭議之處”點撥,;在學生“空白之處”點撥;在學生“偏離之時”點撥,達到“毛塞頓然開”的效果。
四、以檢測評價為主,落實課堂教學目標
檢測評價可以把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可以把生活與數學緊密結合起來。檢測落實課堂教學目標必須做到多元化、層次化和綜合化。在多元上必須體現“精”字,切忌盲目,搞題海戰術;層次化必須體現 “層”字,層層推進、步步深入,不斷把學生推上知識的頂端,激發學生不斷探究、不斷攀登的欲望;綜合化必須體現“綜”字,一定要和前面所學知識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檢測評價把知識鞏固深化、融會貫通,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方法轉化為經歷,情感轉化為動力,從而落實課堂教學目標。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在教學中只有不斷研究學生、了解學情、研究教材、探究課堂改革,才能設計合理科學的課堂教學目標,才設計合理的教學活動,才能選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實施課堂教學目標,精選多元化、層次化和綜合化的練習落實課堂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