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華
【摘要】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國家和社會的主流需求也從以往單純的知識型人才轉變為綜合型人才的方向。因此,高中作為培養社會新一代的基礎,更要適應如何通過課堂塑造新一代的人才。本文旨在就高中物理課堂中如何建設高效率課堂進行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高中物理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78-02
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常常有“被學習”的感受,最終使得學生對物理失去興趣。但是由于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相比,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所以教師要在提升學生成績為基礎之上,還要盡量讓學生盡可能迸發出學習的激情和熱情。因此,作為教學的載體——課堂,如何能夠做到高效率地實現以上目的,值得教師認真思考。以下是筆者對如何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初步探索。
一、教師充分備課,提高課堂效率
古人曾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反映在課堂來說,也就是只有課前的精心準備,才有可能在課堂上實現生動的呈現。在物理教學中,備課程度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而且,備課不單單是“背課”,而是要在課前對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生的接受程度以及物理舊知識掌握程度都要做到統籌把握。如此,既能做到老師在上課時有清晰的思路,還能達到讓學生輕松感受到一節課甚至一本書的知識脈絡的效果。
例如,在講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經過充分備課,可以先確定一節課的重難點,也就是有關物體下落的速度的快慢和它的輕重沒有任何關系,再加上揣摩學生的心理特點,為了拓展學生思維深度,注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于運動性質的研究。最終能夠讓學生在這節課中不僅收獲到知識的深奧,還能體會到探究性質過程中猜想和推理的奧妙,更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正確做法,即——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合理猜想-解決問題。所以,經過充分準備的一節課可以實現高效率,也就是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合理分配課堂時間,構建高效課堂
即便備課是百分百完美地進行準備的,在高中物理課堂進行實際上課過程中仍然會出現不可預料的事情。在傳統模式的課堂中,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常常是處在被動聽的地位。經調查,大約有72%的教師在課堂采用“一言堂”的形式進行教學,而這種現狀導致大部分教師使得上課的學生處在多被動接受、少獨立思考的狀態中。使學生出現不能及時消化知識點,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
因此,教師要先對課堂的時間有大致的劃分,減少低效率教學方式占用的課堂時間。據教育部在最新時間的科學統計表明,高中生在一節課中“講述性”的接受時間25分鐘左右。所以教師要盡量在25分鐘附近講述完知識,從而給學生更多的獨立思考時間和合作交流時間。
三、激發學生興趣,實現高效課堂
雖說處在高中生的階段,學生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都趨于成熟。但是,從實際認知的角度來說,高中生還是會有自控能力弱的現象出現,也就是說上課時容易被外界環境所干擾。想要實現高效課堂,就要想辦法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其中,最主要的辦法就是創建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如果在教學中能夠做到充分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相對來說枯燥的物理知識時發現它的靈動美和韻律,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那如何引起學生興奮和興趣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在講電磁感應現象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拋出一個不符合學生現有認知的題目——能否做到在不接通電源讓一個靈敏電流計的指針出現轉動?在學生都表示不能的時候,通過電磁感應,使指針發生偏轉,而且分幾次進行(一次比一次速度快),學生會驚奇地發現越快移動,指針的偏轉角度越大。在這種教學情景下,能夠非常輕易的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總結上文簡單分析的幾點策略,能夠發現,想要實現高效課堂,首先需要教師在觀念上的改變和從心底的注重。充分備課是基礎,課堂時間合理分配是途徑,激發學生興趣是關鍵。除此之外,課堂由教師為主體向學生為主體的高效模式進步時,還離不開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引導產生的作用。通過教師不斷引導、鼓勵學生學習探究的自主性,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在課堂中的意識,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從而從根本上改變課堂的形式。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充分備課、科學安排課堂時間、創造生動教學情景以激發學生興趣以及在日常教學中的引導、鼓勵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等方面的策略來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皇甫海濤.基于新課程理念下分析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J].才智,2016(23).
[2]連秀麗.高效課堂視角下普通高中課堂管理改進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