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曉玲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對于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有效性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初中的生物學科是一門需要進行實驗研究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等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學科。為了更好的培養這類能力,我們結合實驗來進行教學實踐的研究。
【關鍵詞】教材實驗 初中生物 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181-01
初中生物對于學生而言,不僅僅是一門可以學習知識的學科,它還是學生了解社會和自然知識的途徑,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和研究的獨立思維能力。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實驗的經過和結果,掌握實驗的方法,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什么是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教學實踐的有效性其實也就是說學生通過在教學課堂上的學習來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生可以根據在課堂上的教學得到新的知識,有新的收獲和提高。一般會有以下的表現:在知識方面,知道的越來越多,懂的也越來越多。從學生的心理方面,從一開始的不明白是什么的抵觸心理,直到明白了解了后逐漸變得喜歡的心理。也就是說根據課堂教學看學生們是否愿意了解這個知識,或者說怎么去了解這個知識。
二、怎么樣的課堂是有效的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它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方式那就是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改變。我們可以通過一段時間后學生的學生成績的變化來檢測我們的課堂教學的成果,是否是有效的。因為學生知識的學習最終是要體現在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上的,也就是對于考題的解答。但是也不能僅僅的只關注學生的當前成績,因為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很長遠的,對于學生的后期發展也會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除了學生成績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模式有沒有改變,將兩者綜合起來作為總的測評方案。
三、怎么根據教材實驗來提高初中生物教學實踐的有效性
1.通過實驗來引導學生學習的興趣
初中生物這門學科是一種以實驗為主的學科,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一般采用的都是讓學生自己觀察和讓學生自己實驗的教學方法。老師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材的實驗,想方設法的調動學生對于實驗的興趣,激發學生們學習的動力。
2.以教材為基礎來提高教學效率
我們的生物學科,是以課本教材知識為基礎的。但是想要學習好生物這門學科,那么做好實驗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學生們在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一般都會先準備一些現實生活中實際的例子,然后根據例子再來引導出我們要教學的主要目的。通過老師一開始的舉例,學生們也就只是對于整體要學習的知識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了,但是還沒有一個很深入的認識。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的進行討論學習,教師在旁邊做好引導就可以了。對于一些學生發散性的思維,考慮到一些課本不涉及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多閱讀相關的課外書,增加知識的儲備量和學習的興趣。
3.以引導為主進行實驗過程
在學生的心理中,總覺得實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在進行實驗的時候,很多學生可能就會在一開始就采取了避讓的態度。這個時候老師就要善于觀察,根據學生的狀態來進行很好的引導,達到讓學生自己完成實驗的整體操作的目的。比如說我們研究鼠婦是否一般都居住在陰暗處的這個實驗。學生們肯定都有會自己的見解和理由,我們先讓學生進行討論,說明自己的觀點和理由。然后再引導學生們進行實驗來驗證結果。讓學生們設計兩個不同的環境,一個是有陽光的生活環境,一個是陰暗的生活環境。然后放入5只鼠婦進去。觀察8分鐘后,我們就會發現鼠婦全部進入了陰暗的生活環境中去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是通過實驗得到了鼠婦喜歡陰暗生活的結果了。而學生們通過老師的引導,逐步完成實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學習到了知識,還自己動手思考完成了整個實驗的過程,學習的氛圍很濃厚,還得到了一個很好的課堂效果。
4.做好重難點實驗的教學
整個的生物學科中的實驗有的很輕松,也有的就有一定的難度了。教師在教學備課前,就需要明確整個教學的大綱,了解知識點的重點是哪個,有目的和針對性的進行教學。發現學生在實驗的時候出現吃力或者沒有興趣的情況下,要更有耐心的進行實驗的輔導,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讓學生積極的投入實驗的學習環境中。
為了提高我們生物教學實踐的有效性,我們要在實驗的過程中,不斷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氛圍,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實驗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培養學生對于生物實驗的學習方法,提高整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馮新麗.提高生物實驗探究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04):49-50
[2]牛一萍,馮曉.初中生物科學實驗教學的反思和設計.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