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健
摘 要數學學科是在基礎教育中最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實現素質教育可為小學數學課堂提供自主性提供了學習機會,同時為廣大教師的教學實踐提供了豐富了實踐方法與案例分析自主式進行學習,可以更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以小學數學教學為例,探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實踐與方法。
關鍵詞數學課堂;自主探究;學習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0-0163-01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種學習方法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逐步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一、自主探究式學習的重要作用
自主探究式學習就是在教學課堂上,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學生主動地接受課堂內容,而不是被動地學習內容,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能在數學情境中理解數學問題,讓學生自己去獲取鞏固和深化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自主探究式學習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是體現了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實現了教學活動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時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學生成為了真正的主人,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變大了,同時培養了學生自主能力,思考交流和表達的能力。其次,探究式學習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自主式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從中去發現問題學生,老師能夠創造性地開展數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下構建知識產生自信。第三是通過自主探究式學習,學生往往會形成一個小團隊,他們會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同時也會互相競爭,學生在探究式的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參與,能夠互相合作,能夠認識自我。通過自主式探究式學習,學生可以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用自己的方式進行獨立的創新思考,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同時能夠實現學生與教師的雙向交流。這一方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能夠積極地認識自我,能夠主動地研究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了一種樂于思考的學習氛圍。
二、小學數學課堂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實踐
(一)確立教師的開放教學理念
自主探究式教學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態度、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種教育模式,可以讓學生放松自我,是一種開放的教育理念,學生可以融于自然之中,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教學方式要求教育者能夠通過教育的方式方法途徑,誘導學生發自內心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態度、一種教學思想。能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挖掘其最大潛能,這也是發展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所在。
(二)教師要做好課程設計,引發學生的探索思維
探究性教學是教育理念下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式的探索,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們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共同探討。教師在探究式學習的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學生能不能積極地進行討論,積極的研究問題,完全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引導過程。因此,教師應該在問題的提出方面應該能夠讓學生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和探討性。例如一些規律性的探討,教師要積極引發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如在圖形的課程中教師可以把不同的圖形進行分解和組合,讓學生看一看,這些圖形可以組成哪些圖形,讓同學根據自己的想法畫一畫,找出計算圖形面積的方法。提出教學的問題,要能讓學生引起深度的思考,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自主探究式學習是數學學習的目的,同時,又是數學學習的方法,因此教師在課程設計的時候。要關注學生的數學知識的積累,和基本的數學思維能力。探究式學習的教學環節,目的就是讓學生進行探究,充分調動手腦的協調性,從而發現問題,掌握規律,實現自主學習的目的。
(三)科學引導學生,鞏固數學知識
教師要尋找適合的情景,導入教學內容。例如利用生活經驗,促成數學的教學,對孩子們來說生活是最貼近他們的,同時一些生活經歷也充滿了數學的知識,可以說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推進生活的引導,可以激發他們的感悟,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引導學生認識錢幣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設計,如將學生進行分組去超市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每種物品都會貼上價錢,可以讓他們使用各種的人民幣進行組合,購買不同的商品。讓他們感覺到數字的變化。不同數字組成不同的產品價值,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性。游戲的方式是學生能夠自己積極主動參與的環節,如在認識鐘表的過程中,一樣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習。例如將學生進行分組游戲,每個學生將時鐘的指針指到幾,時針指到幾分針指到幾,學生通過判斷時針分針的指針數字迅速的判斷出時間,分組進行比賽。每組展開競賽學生在參與的環節,頭腦迅速地形成思維。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小學數學的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相對小,動手能力和動腦的習慣不足。教師可以在引入生活故事和游戲的環節中不斷引導學生自主性探索式學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及交流合作中不斷學習,增強數學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林眾,馮瑞琴,羅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實質及其關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2]孫智昌,鄭葳.中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現狀分析與對策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1(08).
[3]夏本宏.數學教學要著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J].考試周刊,2011(28).
[4]靳玉樂.新課程下學習方式轉變的困境及對策[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6).
[5]付英華,趙義泉.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超越式學習研究[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