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偉 沈娟
摘要:有機化學知識比較抽象,但從整體結構上看,它的知識前后規律性和連貫性很強,便于梳理和記憶。教師只要幫助學生將零碎的知識點組合成知識網絡體系,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這樣將會有效降低有機化學的學習困難,慢慢地讓學生建立學好有機化學的自信,從而喜歡上這一門學科。鑒于上述現狀,本人選擇了“思維導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為課題進行實踐研究,以期改善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學習方法,增加學習熱情,提升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思維導圖;有機化學;化學教學;學習效率
一、 研究背景
有機化學基礎是高中化學課程中重要的一個組成內容,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有機化學知識網絡體系,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思維導圖是在信息組織的基礎上將知識分類,繪制出有條理的圖形結構,是一種讓思維發散和可視化的工具。思維導圖的使用可以讓同學們將書本變薄,讓一段段文字以圖片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對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很有幫助,使那些看似零碎散亂的知識變得很有內在邏輯,更容易讓知識形成體系結構,有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從而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 文本選題
在學習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時,大部分的學生都會認為有機化學中有化化合物種類繁多,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又很繁雜,在授課時,不少老師不注重將有機化學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只是花大量時間去記相關知識,使《有機化學基礎》這個模塊成了學生學習高中化學的一個障礙,入了門的同學則對有機化學產生更大的興趣,找不到規律的同學則覺得有機化學好難。不過,雖然有機化學知識抽象,但從整體結構上看,它的知識前后規律性和連貫性很強,便于梳理和記憶。其實,我們教師只要幫助學生們將零碎的知識點視覺化,就會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學習興趣。
三、 思維導圖在《有機化學基礎》教學中應用的實踐應用
有機化學是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分布在人教版教材《必修2》和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主要包含以下幾大內容:有機物組成結構(官能團種類)及其研究方法、同分異構體、烴和鹵代烴、烴的含氧衍生物、油脂、糖類、蛋白質,以及分支龐雜的各種有機物的化學性質,相互的合成轉化關系和反應類型等等。所以,我們不難發現高中有機化學內容知識點繁多,每一類有機物有一定的變化規律。不同的有機物所具有的官能團不同,而官能團相同的有機物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因此,在教學中有機化學知識非常適合運用思維導圖。我們只需要將這些看似零散的知識點像珠子般串成一條線,不同的線又織成一張網,就可以認識有機化合物的本質特征,使有機化學知識結構化、系統化。
首先,由老師提出學習目標,有機化學都是從物質的結構、性質、制備和用途等方面來進行學習的,每一類信息都可以形成一個分支。學生可以根據老師提出的學習目標,進行小組之間的討論共同歸納知識。
其次,在分支上書寫關鍵詞。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歸納出學習要點,指出要點之間的關系。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知識要點,可以由老師板書出學生歸納的知識要點。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遇見模棱兩可的知識點可以用不同的符號或顏色標記出來。
最后,整理思維導圖。根據老師展示的思維導圖進行答疑解惑,完善補充自己有缺陷的部分。老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小組之間繪制思維導圖的情況,對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及時進行評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引導學生更好地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
四、 結論
通過對思維導圖應用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研究調查,可以了解到思維導圖在有機化學知識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老師們感覺新教材知識分布雜亂無章,難以教學,尤其是有機化學基礎這部分內容。將思維導圖引入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既可以幫助老師理清知識的思路,更好地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教學能力,還能根據學生畫出的思維導圖,更好地對教學進度進行控制和適時調整。思維導圖不同于以往的授課模式,學生們能從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發揮自己的審美觀念進行繪制有機化學知識的思維導圖,根據學生上課時的積極參與度、課下對化學學習消耗時間來看,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思維導圖能提高學生對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和熱情。經過幾個月的思維導圖的教學,學生可以自主地去學習化學知識,而不是等著老師去講授。總的來說,思維導圖對老師和學生的教與學是有用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思考能力,有利于他們對有機化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參考文獻:
[1]李偉娟.思維導圖在高中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3).
[2]李靜雯.思維導圖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張思偉,沈娟,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