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實中,學前階段的兒童其各種記憶品質正處于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記憶訓練會直接影響到兒童以后的教育效果。基于此,筆者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探究學前兒童右腦開發的記憶訓練方法:利用視覺刺激增強兒童的記憶力、利用游戲活動激發兒童的右腦記憶潛力、開展情境化教學促使右腦高效記憶。
關鍵詞:學前兒童;右腦開發;記憶訓練
據科學認證,人的大腦可分為左腦和右腦兩部分,而兩者記憶的內容是不同的,左腦主要控制著人對概念的記憶;右腦主要是針對音樂、圖片、繪畫、幾何圖形等進行記憶。學前階段的兒童還沒有開始接受具體某一科目的系統教學,對這一年齡段學生的教學主要是集中在能力開發上,要幫助兒童充分開發出右腦的潛力,培養其記憶能力,為以后接受繼續教育奠定基礎。
一、 利用視覺刺激增強兒童的記憶力
學前兒童由于年齡還比較小,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更多地還停留在用五官感知的階段,他們所具有的這一特點使他們非常適合接受開發右腦的記憶力訓練。因此,作為一名學前兒童教師,其在對所負責的兒童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學前兒童的這些生理特點出發,不斷地探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其最大程度地開發右腦的潛力,訓練兒童的記憶能力。其中,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利用視覺感受激發兒童潛能的方法正逐漸被許多學前兒童教師所運用。以下舉例說明:
首先,在帶領兒童認識我們生活中的事物的時候,如果教師只是用語言告訴兒童那是一種什么樣的事物的話,他們不一定能夠理解,而且即使有的兒童理解了也會很快地忘記。當他們在生活中碰到了教師所說的某一事物的時候,仍然是不認識,因為在他們的腦海里沒有對這些東西形成形象的記憶。因此教師就需要改變策略,比如教師在教學生認識水果的時候,可以制作一些卡片,在卡片上畫出每一種水果的樣子,然后教師在介紹的時候可以一邊展示圖片一邊進行語言說明。運用這種方式,就可以刺激兒童的右腦使其形成印象:哦,原來蘋果長這個樣子,它是圓圓的、紅色的;梨是黃色的,香蕉也是黃色的,但它是長長的,要剝了皮才能吃等等。可以幫助兒童加強記憶。
其次,雖然利用圖片的形式幫助兒童記憶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這種方式也并不適用于所有事物的認識教學。有些事物其平面形式跟實物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其對兒童記憶的刺激不夠強烈,因此,針對這些事物的記憶教學,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物觀察,與其近距離接觸。比如,在帶領學生認識各種動物的時候,從圖片上看兒童只能對其有一個大概的形象記憶,基于此,教師可以帶領兒童到動物園去實際觀察,可以使兒童發現:原來兔子不都是白白的、眼睛紅紅的,它們是一跳一跳地向前行走的;猴子的尾巴長長的,它們在爬樹的時候特別靈活,就跟在地上行走一樣等等。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教師可以更進一步地幫助學生開發出右腦的記憶潛力,使其能在短時間內更加深刻地記住所看到的事物。
二、 利用游戲活動激發兒童的右腦記憶潛力
學前階段的兒童正是處于愛玩愛鬧的年紀,他們很難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來傾聽老師的講解,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游戲活動來幫助教學。教師在帶領兒童開展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兒童之間、兒童與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營造出活躍的學習氣氛。再加上,在進行游戲教學時,兒童就不再是處于被動的位置來接受教學,而是在積極地參與和積極地思考過程中記憶教師所講的內容,有助于兒童記憶力的培養。
例如,教師在帶領兒童記憶像蘋果、梨等這樣的水果以及像鉛筆、橡皮、水杯等這樣的生活和學習用品的時候,就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游戲活動,進一步開發兒童右腦的潛力,幫助其加強記憶。教師可以將所教過的這些物品全部放在一個大桌子上,讓兒童站在與桌子有一定距離的地方,告訴兒童接下來其將會說出其中某一樣物品的名字,在老師說開始之后看誰最先從桌子上找到拿給老師。在說明規則以后,請兒童們安靜,然后說出其中一個名稱,比如“紅蘋果”,再喊開始,讓兒童去找,最后看哪個孩子找到的最多要給予其一定的獎勵,這樣有助于培養兒童的長久記憶能力。
再如,教師還可以帶領兒童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開展游戲活動,讓兒童“找一找”。教師先拿出幾種花朵讓兒童們看一遍,然后將這些花藏起來,同時向兒童們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清楚圖片上的花了嗎?讓我們來找一找吧!”接著,就帶領兒童們在公園里一邊認識新的東西一邊尋找先前看到的鮮花。在尋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積極地進行討論,為什么這朵是我們要找的桃花,而那朵為什么不是桃花。這種實踐性的游戲活動可以極大地激發兒童右腦的潛能,幫助兒童在回憶的過程中加深記憶。
三、 開展情境化教學促使右腦高效記憶
學前兒童教師在利用以上方式培養兒童記憶力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地采用其他多種有效的方式激發兒童右腦的潛能,培養兒童的記憶能力。其中較有效的一種方式即為兒童創設有趣的情境,營造愉悅的氛圍,幫助兒童記憶。
舉例說明,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每天為兒童講一個故事,讓兒童在教師所營造的故事情境中進行有效的記憶。比如,教師可以為兒童講述《四季媽媽的四個娃娃》的故事:“四季媽媽有四個娃娃,他們的名字叫: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季媽媽說:‘你們不能一起出去,要一個一個出去玩。春天娃娃第一個出去玩,他喊來了春風姐姐、春雨妹妹,綠綠的樹葉也從樹枝上鉆出來。夏天娃娃出來玩,池塘的小魚熱得鉆到了水下面去,小朋友一個一個也熱得好難受。秋天娃娃出來玩,他帶來了涼涼的秋風,蘋果露出了紅紅的笑臉,梨子露出了黃黃的笑臉。冬天娃娃出來玩,北風爺爺、雪爺爺也一起來陪他玩兒,玩著,玩著就該過年了。”在這樣的故事情境中,能充分激發出兒童潛在的記憶能力,記住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總之,相對于成人來說,學前兒童正處于一個各方面潛能開發的最佳時期,因此,教師要抓住兒童這一黃金時期,盡可能采取各種手段幫助兒童開發出其右腦的最大記憶潛力。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這一學段兒童特有的生理特點以及右腦記憶內容的特點,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增強兒童的記憶力。
參考文獻:
[1]開發兒童“右腦”新法[J].珠算與珠心算,2004,(03):48.
[2]李風軍.對學齡前兒童右腦潛能開發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羅晉怡,四川省綿陽市,四川省綿陽市綿陽東辰國際學校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