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明珠
【摘 要】 語文自身是文化的傳承和凝結,深刻地了解傳統文化的底蘊和內涵,對高中生的語文成績是大有益處的,會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并掌握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和哲理。如今高中語文教學由于迫于高考的壓力,使得教學理念變得較為功利化,教師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因而忽略了傳統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這種病態的教學模式極大阻礙了高中語文教學的發展,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的探索已經成為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關鍵詞】 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途徑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外來文化強烈地沖擊著當代人民的生活,嚴重地影響著我國的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很多人逐漸接受了外國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而逐漸忽視了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傳統文化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有效途徑的探索已經不得不提上議程。將傳統文化滲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熱愛,進而使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發展。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長久以來,由于高考的壓力,高中教師和學生都認為學習語文就是為了取得優異的成績,忽視了傳統文化的理解和傳承。以至于現如今高中教學大都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提高學生的成績,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一直處于被動狀態,缺乏探索精神。而一味地背誦重點,卻不注重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文化和文化底蘊,造成了高中生過于依賴輔導資料,逐漸喪失了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具有無窮的魅力和智慧。高中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當用合適的方法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去,提高學生對文化鑒賞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增強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得傳統文化能夠在強烈的外來文化沖擊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
1. 注重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涵。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經過相關專家反復推敲,挑選出來的精品,都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因此高中教師在講解課文時,除了對文章的描述手法進行分析之外,應該深層次地挖掘和分析文章所包含的思想和文化內涵。思想是文章的靈魂,如果不能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就不能說完全掌握了一篇文章。比如朱自清的《背影》描述的是朱自清先生的父親離開時的背影,但是這僅僅是表面現象,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對父愛的觸動,對父親離開的不舍。學習一篇文章不能只看到作者說了什么,而要看作者想說什么卻沒有說出的話,這些在文字背后的語言才更能表達出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核心思想。只有學生切實地感受到作者的感受并進行思考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高中教學教師在講解一篇課文時,應該善于構建事情發生時的背景,只有深切地體會到事情發生時的背景,才能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文章中每一個細節發生的原因,才能理解到文章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底蘊,從而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2. 注重采用漢語思維方式教學。自秦始皇統一文字后,經過千年的發展和創新。漢語本身便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語言和思維方式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正是因為漢語的使用,使得人們普遍以簡潔、得體、落落大方為美。漢語具有簡明、生動形象的特點,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和創新,產生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和語言結構,給漢語帶來了更多的美感和魅力。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講解時,應該注重采用漢語思維模式,將文章的結構和描述方式用漢語的思維方式進行講解,讓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體會到漢語和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產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培養出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對語文學科和傳統文化進行探索和思考,才能使傳統文化得到良好的傳承和發揚。比如在蘇洵的《六國論》中,全文緊緊圍繞著對六國的之所以滅國的原因進行了講述和分析,以六國為開始,同樣以六國為結束,首尾遙相呼應,結構緊湊。高中語文教師在講解時應當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挖掘出其中蘊含的文化底蘊,吸引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探索和思考,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3. 注重引導學生鑒賞傳統文化作品,增強對話語文化背景的理解。高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鑒賞傳統文化作品的同時,應該注重構建出傳統文化作品發生的文化背景。畢竟古代的文化潮流,生活習慣和當今社會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構建出當時的文化背景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這樣會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加容易,更容易感受到古人的思想和情感。比如在《寶玉挨打》中,當王夫人得知自己的丈夫要打寶玉時,按照古代封建社會的觀念,應該先行稟告賈母,但是王夫人卻不是這樣,而是慌忙地穿上衣服,奔向寶玉所在的地方;又因為古代封建社會的三從四德的思維,王夫人并不能直接進行阻攔,于是王夫人便在一旁勸說賈政。這沖突之處,正體現出了王夫人對寶玉的疼愛和對古代婦道的重視,如果沒有理解到這些文化背景,則無法體會到其中細節,更無法體會到王夫人的焦急心情。因此,注重引導學生鑒賞傳統文化作品時,構建文化當時的背景是高中教師必須要努力做到的,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作品,體會到傳統文化作品的價值和魅力。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學教師應善于運用先進的科技和教學理念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將傳統文化滲透在語文教學中。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鑒賞傳統文化作品時,構建當時的文化背景,以便于學生對古人思維的理解和感受,從而讓高中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激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興趣。
【參考文獻】
[1] 王敏.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
[2] 王亞芬.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
[3] 劉永艷.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探索[J]. 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