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玲
摘 要:數學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之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還可以提升其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對于教學內容有著較高的要求,學生只有在課堂上學到科學的計算方法,并加以運用,才可以使自身的計算能力得到提高。教師在分析我國現階段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現狀的基礎上,提出關于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培養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7-006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38
新課改明確指出,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其今后生活、學習和參與社會工作必需的基本能力之一,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要求學生計算迅速、準確的同時,也要注意其計算方法是否合理與靈活,從而全面培養學生數學計算能力。
一、現階段小學生數學計算教學的現狀
根據近期的教學質量分析可知,在現今的數學教學中,需要學生進行計算的題約占80%,而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容樂觀,仍有待加強。作為數學教師,只有先找出學生計算失誤的原因,才能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根據學生的作業以及教學模式分析,找到以下問題:
一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重視情境教學,減輕了對于數學計算的教學。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師十分重視情境教學,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案,都加入了過多的情境設計,忽略了實際的教學內容,更忽視了對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
二是教師在講課時過分依賴教材,沒有對課本上的計算理論進行相關的研究,使得教學模式單一、枯燥,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方式,限制了其思維能力。
三是教師在講課時過分追求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忽略了學生真正的接受能力,致使很多學生在學習之后仍不知道對某一題型具體該使用何種方法進行解答。
四是學生自身產生了諸多不利于數學學習的問題。數學計算基礎不牢固;在計算的過程中因為不細心而導致計算失誤;不會靈活轉換運用計算法則或方法;做題時心不在焉,完成作業只是為了應付檢查等。
二、關于培養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建議
(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喜歡數學,便會主動學習,利用多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一道題可能會有多種解答方法,學生如果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會尋找不同的解答方法,真正實現對于知識的活學活用,這時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學習效率都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小游戲或小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計算經常出錯的學生進行引導,監督其改掉粗心的壞習慣,養成認真完成計算題并進行檢查、驗算的好習慣。規范計算題的書寫格式,要求學生書寫整齊、字跡端正、格式正確,保持整體的美觀度,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學生錯寫或漏寫數字、運算符號,還可以讓學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計算思路與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
(二) 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基礎能力
學好數學的關鍵在于基礎,作為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基礎能力是一項重點工作。對于小學中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比如數學基本運算法則、基本運算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提高他們對于這些基礎知識的使用能力,將所學到的知識真正地在實際操作中得到應用。而且要教授其計算的簡單算法,例如湊十法。比如:102+98=?這道題就可以將其拆分為100+2+98,這樣就可以簡單地計算出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
(三) 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思維能力
近年來,由于國家教育體制的改革,小學數學教學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革,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一般而言,數學計算是觀察、比較、想象等多種思維綜合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獨立思考,學會自主發現并解決問題,學會與他人進行探討。除此之外,也要教會他們在學習中要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找到不足之處著重解決,并在下一次的解題過程中避免此類錯誤再次出現。
(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課程的進展
教師在進行教案設計時,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課程的進展。不過分依賴教材,對課本中的計算理論進行研究,在講課時讓其變得靈活有度,追求授課模式的多樣性,同時不可過分追加課本之外的知識,以免學生接受不了;不過分設計“情境”,使教學內容脫離實際;要精心設計練習,練習形式要靈活多樣,新奇的題型、有趣的數據、巧妙的算法,都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口算和估算能力。口算能力強,筆算才會快而準,從而整體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另外,教師要合理安排練習時間。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是練習次數越多,進行時間越久,效果就越好。能力的培養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較多的練習題反而會引起學生的反感。所以,教師的教學過程始終要把握一個“度”字。
總而言之,小學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是一項復雜又細致的工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數學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與當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來進行相應的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另外,教學工作需要極強的耐心,對學生的要求既不能太低,也不能過高,始終都要堅持適度的原則。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相信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所得。
參考文獻:
[1] 湯興鋒.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2011(4).
[2] 張紅巖.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4).
[3] 覃光天.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探索[J].新課程學習(中),2013(6).
[4] 李美菊.淺析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