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摘 要】 在深入推進新課改的過程中,如何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每一位教育者來說都是一個挑戰。本文就高中政治為例,探討如何科學進行教學安排以實現學生學習效果和教學效率的提高,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關鍵詞】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思考
一、明確教學目標,避免課堂脫離教材
高中政治教學的目標以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為重點,其中包括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教師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和安排,同時要合理地將教學目標進行融合,在堅實的知識教學基礎上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學生有能力對所學知識有效運用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從本質上提升高中政治課堂的時效性,沒有了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教師容易注重教學形式的靈活性而忽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進而讓政治課堂脫離教材。
二、突破教學難點,有效提升教學效率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和過程是教學的根本。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就代表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要致力于突破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難點,提升學生學習體驗舒暢感和成功感。例如,在高中《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哲學課程中,對學生而言,理解難度較高的就是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以這個重難點為突破口,讓學生弄明白決定事物性質的是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包含在其中的次要方面屬于受支配地位。
三、理論聯系實際,發揮政治課堂的時政魅力
政治與時政的結合教育不僅能有效彌補教材相對形式發展的滯后性,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進而更好地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一,在導入新課時用時事熱點話題作為開端,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給予學生時間和空間自行收集整理時政信息。教師給予學生獲取時政信息途徑的指導,比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觀看《新聞聯播》,或者閱讀時政類的報紙雜志,比如《半月談》、《中學生時事政治報》和《人民日報》等等;第三,組織進行以時事政治熱點為話題的討論。很多課本中理論知識都蘊藏在時事政治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時政材料進行分析、討論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有助于學生透徹理解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大大提升了學習效果。
四、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平等氛圍
古話說得好:親其師,所以信其道。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平等的教學氛圍是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基礎。只有輕松的學習氛圍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教師掌握著營造寬松、民主氛圍的主動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拉近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呢?比如在高一政治《樹立正確消費觀》教學中,基于教師與學生在消費這件事情上有個共同的消費者身份考慮,教師可以將自己一月的消費情況列出一個清單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表意見支出其中的合理消費和不合理消費。除此以外,教師對于學生的思想勞動成果要表示出尊重,面對錯誤的回答不要挖苦諷刺,在給予鼓勵的前提下針對學生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才是維護師生關系的關鍵,尊重學生意愿制定教學方式。
總而言之,構建高效課堂的重點在于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自主學習。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活力和生機因為打造高效課堂再次凸顯出來,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責任和義務在實踐中堅持探索完善高效課堂的策略,實現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韓玉平. 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課堂新常態[J]. 現代農村科技,2016(7).
[2] 步紅瑩.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淺析[J]. 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