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作文寫作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無論是小升初、中考還是高考,作文所占分值及其關鍵作用都是不容小覷的。然而,當前,小學生作文寫作存在明顯的畏難心理,本文試圖從畏難心理的特征、原因及解決辦法出發,試圖拋磚引玉。
關鍵詞:心理視角;小學作文;寫作
作為語文學科的半壁江山,作文寫作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無論是小升初、中考還是高考,作文所占分值及其關鍵作用都是不容小覷的。往大里說,作文寫作可能影響著學生的整體卷面表達情況,這在文科類試卷上尤為明顯。總之,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深入,學生的個體發展受作文影響面越來越廣,小到日常交流,大到演講,幾乎都受其作文能力的影響。而作文寫作的起點則是從小學的遣詞造句能力的訓練開始的。然而,在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難的一環卻也是作文教學,學生一提起作文就犯難發愁、教師已提及閱作文也頭疼。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小學生對于作文寫作有畏難心理,進而影響了其繼續學習和寫作的動力。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想要指導并解決小學作文的寫作問題,首先得知道哪些因素造成了小學生對于作文存在畏難心理。
一、小學生作文寫作存在畏難心理
筆者認為,一個成功的語文教育應該是教會學生怎么說話,即用準確的用詞,讓人舒服的語調,流暢清晰地表達自我,讓自己變得更加優雅、自尊、不卑不亢。作文教育作為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也應該是和上述目標保持一致。據筆者觀察,目前的小學生的作文寫作存在以下特點:
(一)畏難心理的普遍性
萬事開頭難,小學生剛告別無憂無慮的幼兒時代,進入小學,難免有一定行為習慣上的不適應。加上小學開始用成績來作為衡量學生的重要標準,這使得孩子有生以來第一次明顯感受到學業的壓力。而小學作文,無疑是所有課程中最難的部分。
然而,據筆者觀察發現,這個時段的孩子對作文具有普遍的畏懼心理,畏難心理較大。而且這種畏懼情緒無關年級、性別、成績好壞,都普遍存在。具體從寫作的內容上來看,不熟悉的題材或者材料給學生更大的畏難心理。總之,在小學“寫作文難”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畏難心理較為嚴重。
(二)畏難心理有規律可循
我們可以按照生理和心理發育情況將小學生分為低年級和高年級兩部分來加以分析其畏難心理的規律,一般1~3年級為低年級,4~6年級為高年級。
1~3年級的學生一般活潑好動,他們愛說話,并樂于吸引他人的眼光,贏得他人的贊賞。甚至有些低年級小學生將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作為繼續下一個行動的動力。而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就作文,“說”的意愿要比“寫”更強烈。
4~6年級的學生則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和辨別能力,且有一定的自我約束力和自律能力,做事有一定的目標性。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在家長或教師的監督下,無論作文寫作質量如何,起碼能相對獨立完成寫作任務。
二、小學生作文畏難心理存在的原因
(一)現行作文教學的體制要求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關于作文的總要求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換言之,小學作文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清楚地表達自我意識。另外,還有硬性的字數要求:而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年齡一般是6~8歲,字數要求300字以上;高年級9~12歲,字數要求則為500字以上。
(二)小學生的心理特征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6歲時幼兒向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8歲以后對書面語言的敏感度會越來越低。即6~8歲是小學生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段的孩子想象力也異常豐富,經常有些奇思妙想,甚至是頭腦風暴,觀察能力、歸類能力、概括特征能力、表達自我的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發展。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存在的問題則是語言表達前后邏輯性不強,望文生義,寫出來的作文也往往是“跟著感覺走”,“流水賬”現場嚴重。
(三)教師的教學指導方法
教師行業之所以被外界所詬病的理由之一就是“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目前教育行業內確實存在相當部分教師根據經驗教學,變成了“教書匠”。他們從不學生年齡、性格特點等具體出發,而是以考試標準答案為指導開展教學,沒有做到“因材施教”,更不用說“有教無類”了,也就談不上去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了。
三、小學生作文畏難心理解決措施
首先,筆者竊以為:揚長避短,借力使力才是解決小學生作文畏難心理的正確姿勢。小學課堂管理的難點之一就是維持秩序。一般情況下,只要教師一轉頭,學生就會竊竊私語,換言之,這個階段的孩子愛說話,愛表現。我們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將劣勢轉為優勢。課堂上,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相對熟悉的話題,想定時間讓學生說,并提醒學生也可以提前寫好稿子讓學生讀出來,這就鼓勵了部分學生的寫作主觀能動性。
其次,鼓勵學生寫真情實感,即說實話。這個世界上人最容易的做到事情就是誠實。因為誠實是發自內心的,所以也就不用再絞盡腦汁去思考甚至編造了。無論是流水賬還是好短文,只要學生能寫出來,就給予高度評價。這就要求教師有一定的職業道德和操守。對于小學生寫作文這件事,最忌諱的就是教師拿自己的標準和能力去要求學生,甚至通過諷刺挖苦等方式嘲笑批評學生的思考。
參考文獻:
[1]李鳳軍.論小學生作文心理障礙的成因及調試.學周刊,2013年第2期.
[2]高俊卿.淺談小學生作文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第21期.
[3]羌浩平.小學生作文心理障礙成因及對策.小學教學參考,2008年第33期.
[4]張偉.小學生作文畏難心理的成因及其對策.學周刊,2012年第8期.
作者簡介:李文華,甘肅省會寧縣教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