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真
【摘要】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既需要宏觀的頂層設計、中觀的科學分化,更依賴微觀的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中促進學生學習的主要手段。抓好學校課堂教學,就把握住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小組學習是適應新要求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因此,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學生發展 核心素養 小組合作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039-01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既需要宏觀的頂層設計、中觀的科學分化,更依賴微觀的課堂教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發揮課堂、課程的功能,促進學生學習經驗的獲得、改造和固化。而這種經驗的改變需要通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來實現。其中學校教育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教育方式。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是學生學習發生的主要場所,為師生的活動提供了空間條件,而教學活動通過師生、生生的互動與交往,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品格的變化。因此,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中促進學生學習的主要手段??傊ズ脤W校課堂教學,就把握住了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關鍵。
新形勢下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靈活的采用各種教學形式進行教學,才能達到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目的。而小組學習,是適應新要求的有效教學方式之一。因此,在小組合作中,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變得尤為重要。如何在小組合作中落實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呢?下面,我就這一點來談一談。
一、在情境創設中,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
培養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更注重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所以,教師要在備課時,要將教材進行解讀,創設切合實際的問題情境,教給學生自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前對教材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課堂上還要采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如,小組討論、辯論賽、表演、競賽等,提供豐富的形式,讓學生有充足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充分展示自己。學生在對教材自主探究的基礎上,初步建構認識,形成見解,并嘗試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有目的的參與合作。在合作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在小組構建中,讓學生學會學習。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不但強調以學生為本,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更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分組時,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同時,還要注意整合各個學科,發現每個學生的長處,讓學生的特長有機會展現。學生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得到學習機會。不同的人的優點得到展示,并從他人身上學到不同的知識。如:A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好,但書寫字跡較糊涂。B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較差,但性格開朗,組織能力較強。把這兩個學生分在同一組,由于A和B差異均衡,可實現組內成員平等對話,有利于形成共識,同時也可讓學生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并能發現他人身上的優點,進而有學習的機會。這樣的小組建構,各組間的總體水平達到一種均衡狀態,形成一種良性競爭機制,有利于激發所有學生在合作共同體中奮發向上、共進發展。
三、在小組分工中,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
在小組學習中,經常會有這樣的誤區,無論討論還是匯報,都以優生為主,學困生成為討論的旁觀者,無法參與進去。久而久之,這些學生對小組合作失去了興趣,逐漸成為擺設,小組合作也失去了意義。在小組合作中,教師要重視這個問題,在小組分工時,注重各成員之間的有機搭配。每次小組合作的開展,都要有明確的分工,讓各成員之間各司其職,有事可做;同時還要讓各個成員輪流擔任小組長,這樣既避免了一言堂,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在職能轉換中,體會不同職能的意義和責任。久而久之,學生就能站在他人的角度進行思考從而獲得體驗。這樣提高了各個學生的責任感,讓他們明白,無論做什么,都需要認真負責,才能有所收獲。
四、在小組合作中,實現實踐創新。
在科學分組、有機分工的基礎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具有了靈活多樣的資源,又有了民主生動的討論氛圍。在進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各成員各抒己見,獻計獻策,有效的利用各成員之間的智慧,進行實踐創新。使原來的消費式的課堂,變成生產式的課堂、創造式的課堂。由于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使課堂教學呈現出生成系統豐富性和多變性的特點。如:在三年級上冊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這節課時,教師問:如何表示出一張紙的1/4。很多學生會想出兩種方法。1.平均分成四個小正方形。2.平均分成四個長方形。在合理分組的情況下,小組合作氛圍民主和諧,會激發學生更多創新。有些小組想出連接對角線,形成四個三角形;有的小組表示先平均分成兩個長方形,再連接對角線,形成四個三角形;更有這樣的小組,把正方形紙平均分成八份,給其中二份涂上顏色就是1/4。小組合作讓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生長出創新的思維。
五、在小組評價中,培養反思精神。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注重學習結果的展示,每次合作結束,要及時選取一、二個小組進行匯報。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效果:1.學生能力得到鍛煉。只有在合作中善于總結表達的人,才能把合作結果匯報給全班同學,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2.其他同學在教師對匯報小組的評價中,可以得到參考和指導方向,讓學生對自身的行為做一些反思,并進行修正和改進。這樣不但可以鞏固學習成果,又能得到知識的系統建構和提煉升華。教師對匯報的小組要及時評價,進而對全班學生的行為作出簡短的點評。注重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也讓教師轉變評價方式,實現評價方式的多元化。不能再以單純的學業成績為考核標準,而是更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道德品質、學習態度、創造實踐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去考量。而評價對象,也由個體的學業成績轉變成為以小組的團體成績作為標準;靜態的學業成績轉變成以動態的學習過程為主,通過對話、表演、問答等形式,做到結果共享的全員關照,摒棄傳統優生評價本位的片面做法。同時,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讓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行為。還可以進行小組成員互相評價,在評價中教會他們客觀認識自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就是為人類社會長遠發展做好樹人的工作。教育和樹人必須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的發展素養強調經過學生的學習可以教、也可以學。通過學科課程的學習,通過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活動逐步形成。而這個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實現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我們一線老師有很多不足,水平也很有限,但只要我們心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并在課堂教學中一點一滴去滲透,總是能為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作出一點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教師讀本》